让前端飞前端程序员干货

某OTA-前端开发app-hybrid混合开发介绍

2017-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kyle背背要转运

因为种种原因,本周离职~ 需要总结下目前的前端技术,思前想后唯有画图,才能清晰的交接给小伙伴
各位看官如果您看出哪里不妥,请留言评论,帮我进步成长
废话少说先上图~

某OTA-前端开发技术体系

原生开发的优/缺点

优点:
  • 用户体验极佳,渲染速度快于H5,动画效果绚丽等等
  • 直接可调用原生功能(通讯录、摄像头等等)
  • 可离线使用
  • 调试透明
缺点:
  • 开发成本高
  • 兼容设备有限
  • 商店内容限制
  • 用户更新不能控制

混合开发的优/缺点

优点:
  • 从人员和时间成本上,学习成本低,开发效率高于原生开发
  • 兼容多个平台,ios/android/M站/微信/小程序
  • 控制用户更新,无需等待发包
  • 无商店内容限制
  • 可离线使用
缺点:
  • 用户体验不如纯原生应用,没有绚丽的效果,渲染/响应速度慢,动画支持不好等等
  • 整体打包文件比较大
  • 调试稍繁琐
  • 需要定义私有协议调用原生功能(通讯录、摄像头等等)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制定了,
首页+搜索列表是原生界面,活动专题页+产品详情+预订流程页+支付均为H5混合页面的技术体系

源码托管及工作流

基于github flow,适合每周二/四上线,上线完成Master合并到future分支。
指引阅读: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5/12/git-workflow.html

本地服务跑起来

node / nginx / iis 起一个资源站点服务,再起一个站点服务用于托管页面(如果资源没有单独域名就更方便了)

数据模拟+数据绑定

如果后台有数据了,直接调用即可。
如果没有可以用http://www.easy-mock.com
前端时间多前端绑定,后端人多后端绑定。去年用的ng1,现在在重构到vue2,切换无压力~

测试环境

git 提交代码到 gitlab服务器,gitlab发出hook钩子给 服务器jenkins,Jenkins接收信息,触发 前端构建
hosts绑定 服务器IP,打开浏览器即可

开发调试

M站: hosts绑定本机,chrome模拟机,sourceMap调试
app:charles/fiddler,手机指向电脑IP代理,开发走debug包,调试模式,打开safari 或者 chrome://inspect ,sourceMap调试

前端代码规范

gulp有实体文件名大小写及eslint规范检查的task.
eslint约束团队定制配置,米有遵循airbnb...统一编辑器及格式化代码插件规范

构建工具

有人会问图上为什么会有grunt/gulp/webpack同时存在,其实是因为pc/移动用得不同构建工具,做了代码抽离后又用到webpack....

持续集成

gitlab + jenkins + 钉钉
gitlab 钩子 给 Jenkins ,Jenkins构建完成 post 给钉钉机器人一个消息,提示~

代码单元测试

目前没有...karma还没引用...这里需要速度跟进下

线上问题收集

senTry 有调研,but并没有投入生产环境

H5离线机制

gulp计算出资源文件的crc32,生成实体version.txt,在debug包直接读取,在release/store包读取后台接口里面的version.txt(避免version.txt的cdn问题),进行文件下载、对比、更新~
可离线可在线浏览,有静态资源/数据的缓存机制

活动专辑页

前端产品模板直接渲染,运营人员自行在后台维护好产品,前端调用即可。

人员

前后端联调成本很低,组内人员工作横向切换成本也基本为0

不足

这里其实才是最想谈的,不足有很多,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实现

最后感想

  • 小伙伴们都很棒,10个人虽然各奔东西,但是一起撸代码上线,一起撸串喝酒的回忆很好
  • 自己成长不少,技术提升、每周分享演讲,异地沟通技巧等等,在把专业/非专业的讲给大家的时候,对自己也是成长
  • 这一年多变的有点话唠,能带给大家的就这么多了,但是都是真实的,希望以后还能再合作~
  • 前端组是承前启后的组,只要不是步子太大,不扯到蛋的都很free~ 前端组积极向上,公司氛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 写的比较宽泛,剩余的有时间接着再补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