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挑战营持续写作俱乐部千钻好作者读书会

该干嘛还干嘛

2019-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龙航007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正式更文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很忙,也很累,有种身心俱疲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正式更文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很忙,也很累,有种身心俱疲感觉…

一、上课的烦恼

前段时间,心血来潮高强度锻炼了两天,然后就是浑身酸疼无力,在这种强况下,又开启了疯狂的上课模式,除了周三、四连着上三节课外,又加上周六、日也是连着一个人上。

最后嗓子受不了了,然后就是口腔发炎,这个结合在一起,又引起了一点小感冒。最让我担心的是腰疼,还好这次没有掉链子,没怎么疼,当然,中间也采取了很多的保护措施,否则,真的会撑不下去。

二、关系的烦恼

真正让人心累的并不是身体的极限,而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正如阿德勒所说,人际关系是一起烦恼的根源。

作为《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两本书的深度研究者,我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非常的不合格,脑子里多了一些纠结。

在阿德勒德思想体系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课题分离”。简单来讲就是分清楚那些事是自己的,那些事是别人的,然后管好自己的事,别人的事交给别人。至于,怎么分辨?就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从逻辑上讲,当运用“课题分离”这个工具的时,我们的世界会瞬间得到解脱,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变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并且为这个自由不用背负任何责任。

比如,有些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然后老师就会怪罪家长看护不当,或者责怪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很多家长真的会把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显得忧心仲仲样子。

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学习不好的结果最终由孩子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事,父母完全不用为此背负压力(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再比如,在《平凡的世界》里(最近这段时间,脑海里一直在浮现这本书的场景,刚开始觉得写得很好,很真实,回来觉得很悲惨,甚至有点恐怖的感觉。)其中有一段,是中学阶段的孙少平喜欢上了同班的郝红梅,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们都是最后两个去取餐,不是商量好的,而是因为两个人家里都穷,最后去取餐可以躲避大家的眼光。

虽然穷,但他们都爱看书,一来二去,他们就通过借书、还书熟悉了,虽说表面不承认,但在外人看来,他们已经在谈恋爱了。暑假快开学的时候,孙少平显得很兴奋,因为这样就可以再次见到郝红梅了。

不过,等再次相见,事情就发生了转折,郝红梅断绝了和孙少平的联系,因为她喜欢上了班上了另外一个男生顾养民,并且明确告诉孙少平,她不想再穷下去,想通过嫁个好人家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再和他交往下去,会影响她和顾养民的关系…

对于当时孙少平来说,这是生活又给他上了一课,让他意识到,有些事不会因为他的呐喊而有所改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然后该干嘛还干嘛。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我肯定会站在男主的角度来批评郝红梅的无情,以及她通过上学攀高枝的居心。后来的剧情,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一厢情愿,不是获得成长,就是得到残酷的教训。

对于学过课题分离的我来说,回过头再看这件事,就能进一步理解郝红梅的选择,她完全不用为男主孙少平的失恋背负任何责任,因为他所有痛苦和挣扎都是他自己的课题,说白了就是,你难过,那是你自己的事!

而对于孙少平里说,那些美好经历怎么办?难道那些都是假象?不是假象,但放下它却是他自己课题。

我们可能会说,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吧!

可我想说的是,如果“课题分离”是这样,确实非常的严厉和无情,这也是这个思想让我产生反思和纠结的点。

看小说可以激发人类的情感,让人变得更有温度,也会让人变得更有同理心,通过别人的故事,感受到双方情感的变化,以此为戒,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而不仅仅看到“课题分离”或者“现实”的一面。

前段时间看邓超演的《银河补习班》,其中有一幕是邓超落难,媳妇带着孩子找他离婚。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关系,在大难到来的时候,是很难维持的,也就是很容易被切断。

如果站在“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我是完全理解他媳妇的选择的,只要她愿意放弃那段关系,她可以毫无顾虑,甚至潇洒地离开的,因为她完全有选择,对接下来的未来负责任的权利。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从这里学会了“大难临头各自飞”,即便理解,难道不觉得很可悲吗?

其实,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不,应该说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任何事情的发生,不管是“理解”还是“挣扎”,选择向前走,然后,还干嘛还干嘛,永远是没有错的。因为,除了当下的“无常”,未来还会有新的“无常”到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