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的文化
前段时间和朋友电话聊天,忽然他问「你在街上吗」?我愣了愣神,我明明在屋里啊。他说「我好像听到有喊卖东西的声音」。我拿开手机听了听,确实,屋外街道上有卖菜的小贩在吆喝。
他听后惊讶道「你们那里还有专门走街串巷卖东西的啊,真好」。
真好,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评价。
如今,城里到处都是超市、便利店,还有外卖、快递。走街串巷这种「低效率」行为已经和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了。
但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村里的这种小贩几乎每天都有。
最早时候,人们挑着扁担,或者提个篓。卖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家地里的蔬菜:黄瓜、西红柿、辣椒、南瓜等。每天早上摘一篓,在自家村子里喊一圈就卖光了。
挑扁担卖菜后来有了自行车,于是人们在后座搭个木板,放两个大篓,卖的东西量也多了。加上自行车比较方便,有时候也会去邻村吆喝吆喝。
方便的自行车我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卖豆腐的小贩,不对,是换豆腐的。别人拿来黄豆,根据他的价格换取相应重量的豆腐。哈,那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以物换物」的商家。
容我脑洞大开一下:也许那个小贩精于商业,洞悉到黄豆和豆腐的价格差,而他又有销售黄豆的渠道,为了避免其他人竞争,特地学了做豆腐这门手艺,巧妙的以低价格收取黄豆,高价卖给他人。
反正我好久没见过这个人了,说不定此人已经赚够了钱,在某地享受生活呢。
有的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有的人却一直在。
我上小学时,外村有一个卖猪肉,经常来我们村叫卖。卖家是一个中年父亲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第一次见时,父子俩拉着一辆农用手推车,车上铺着切好的一块一块的猪肉。
那时候小孩年纪还小,只负责吆喝。像割肉、上秤、收钱这些都是他父亲做的。慢慢的,他开始割肉、上秤、收钱。手推车也变成了三轮车、小卡车。
在后来,他父亲不再出现,变成他带着一个女的,也许是他媳妇。
在那个时代,子承父业,也许是一件好事。不知道他儿子以后会不会变成另一个他呢?
在街上卖东西,叫卖也是一门学问。以前的小贩都是喊着吆喝,后来有了那种可以录音的喇叭,于是人们用喇叭来代替叫喊,在家里录好音,喇叭充满电,挂在车头,就可以了。
不过,有一个年纪稍大的卖菜老伯,却一直坚持自己吆喝。响亮的「卖洋柿子(西红柿)嘹~~~~」,拉着长长的尾音,从街头飘到街尾,好有一番趣味。
时间长了,各个村子的小贩来往也多了,大家基本都认识了。有时候外村的人来我们村卖东西,总有一些老人开玩笑的骂道「你这哈怂,光把卖剩的拿到我们村里了」,这时小贩总是憨憨的一笑「都是新的······都是新的······」。
一个人过来,问了价钱,觉得不错,于是拉起嗓子喊了一句「老八,出来买西瓜,便宜了」。
老八从家里出来,在路上也叫「二婶,走,有便宜西瓜卖」。
然后,整条街的人互相招呼,都围了上来。
于是,有就有人带头砍价「乡党,你看,我们这么多人买你的西瓜,再便宜点」,大家也在旁边一起附和。
卖家通常也会同意,毕竟,买的多了,便宜一点也不少赚。
买卖就这么成了。
有时候,我总是怀疑,家长们之间有一些特殊的技能。记得我上高中时,我一个同学是在邻村,他家有个菜棚,有时也卖菜,我俩周末去对方家里玩过。有次,我妈去街上买菜,碰到了他家卖菜,然后就发生了如下对话——
「咦,你家娃是小明吧」
「嗯,对,你看着脸熟,你娃是栋栋吧」
「是啊是啊,我就听小明说你家在这个村里,没想到碰见了」
「是啊,我称点辣椒」
「称什么称,给你拿上,再给你拿捆韭菜」
「行行,等我喊一下其他人,都来买菜」
······
就如同这样,每天在巷子里,如果有小贩出现,总能发生一些乐趣。
以前,各个村里都是泥土路,即使骑摩托车也不方便。现在,几乎每个村子都修了水泥路,于是,卖的东西品类也越来越多了,很多存放时间短的熟食也开始出现在村里了。
有豆腐脑,煮好的玉米,麻花,包子,蒸糕,凉粉······各种小吃。
蒸糕 豆腐脑也有一些不知何处来的商家,折卖一些打折的日用品,喇叭里是这么喊的「大瓶海飞丝,一瓶35,两瓶50,只剩最后20瓶了,走过路过不能错过」。我当时还在想,这是我家,明明是你「路过」,还乱喊。
这些走街串巷的小贩,给人们平静生活带来了一些惊喜。与城里固定的店铺不同,在这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街上会响起什么样的吆喝。
也许某天你心情不好,正躺在床上郁闷时,突然街上响起「卖蒸糕」的吆喝,你一咕噜爬起来,买一碗蒸糕。香香的糯米,黏黏的豆沙,甜甜的红枣,一口下去,郁闷全消,岂不爽快。
也许某个雨天,早晨起来,饥肠辘辘,听到豆腐脑的声音,来一碗,浇上红油辣子,撒上香菜,滴几滴香油,配上2根麻花,吃完顿时神清气爽。
这是属于另一类人的生活方式,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也许,有机会,你也可以体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