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还原   粮票时代

2020-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的老猫

      大概从小学四年级时候起,我就接触了粮票。有时和弟弟去粮站买粮,妈妈会交代,买米买面再起十斤粮票回来。有了粮票,就可以下馆子吃饭和买点心。下馆子的事儿只是听别人说,咱自己可没经历过,拿几两粮票去买饼干买蛋糕买火烧的事还有过几回。那时候粮票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妈妈总是想法开证明多起一点全国粮票,全国粮票可以给东北老家寄去。这种事多是我来操作,夾在信件中平信寄出,每次也就一二十斤。

      大三大四的时候,学校的伙食和家里的条件都好了起来,有时剩余的粗粮可以退些粮票回来,这些辽宁地方粮票拿回甘肃家中也没什么用,我们就去火车站前和小贩换海参,大约三十斤粮票能换来一斤海参,全国粮票还能多换点。粮票少的话也可以换点淡菜(海红干)或珊瑚菜牛毛菜之类的海产品带回家。

      一九八九年,我调转到一个新部门工作,那里有个老李是我同系同年级不同班的大学同窗,当时老李刚好第二次结婚,同事们称其夫人为二嫂。我赴任那天,司机告诉我,李大哥和二嫂今天去上海蜜月旅行去了。三天后,二嫂独自一人来到单位告状,大诉老李不好。她说上海的馄炖面条米饭都是一两半粮票一碗,老李中午给她买两碗,仅三两,到了晩上又说睡前多吃不好又买两碗,还是三两。我习惯一顿四两饭的人蜜月中却被克扣掉一两,你这个老同学太抠门儿了。我忙问,老李呢,我会狠狠批评他。二嫂说,我们本来订的是今天的船票,我一生气就要提前回来,可退一张票要收取五毛钱的退票费,老李就退了一张让我先回来,他在码头睡一宿今天才能上船。

      不知什么时候,粮票突然消失了,与其一起销声匿迹的还有布票油票棉花票糖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