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培养一个好习惯第一期第1天
一、本期目标:
1、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
2、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3、每天学习充电,不停输入和输出。
二、每日日程安排:
6:00—6:30 起床。
6:30—7:00 复盘前一天的行动执行力情况。并在简书形成文字材料。
7:00—7:30 送娃上学。
7:30—8:10 散步(小跑),同时听书(喜玛拉雅APP)。
8:10—9:00 洗澡、早餐,提前到办公室。
9:00—12:00 上班(上班时间尽量用空闲时间完成对简书的任务)。
12:00—12:40 下班做饭吃饭。吃完饭立即关手机才上楼午休。
12:40—13:45 午休
14:00—17:00 上班(上班时间尽量用空闲时间完成对简书的任务)。
17:00—18:30 煮饭,接娃放学。完成简书任务,如果简书任务完成了可以自行安排。可看剧,可浏览其它APP。
18:30—19:00 吃饭。
19:00—20:00 自由时间。可适当带领小孩进行运动。
20:00—22:00 陪娃学习。
22:00以后关手机读纸质书或直接睡觉。
三、每日达成情况打卡
1、晚上22点前准时关机。 ( 已达成)
2、早上6:00准时起床。 ( 未达成)
3、6:30—7:00 复盘前一天的执行情况,并在简书开成文书。 (未达成 )
4、7:30—8:10 散步(小跑),同时听书(喜玛拉雅APP)。 (未达成 )
5、12:00—12:40 吃完饭立即关手机。(已达成 )
6、20:00—22:00 陪娃学习。 ( 已达成)
7、22:00以后关手机读纸质书或直接睡觉。 (已达成)
总结:
1、昨天早上利用上班时间做的计划,所以上午12点前的计划都不能达成。
2、我很开心的一点是中午吃完饭就立即关手机。因为下午2点就要上班,午休时间短,所以不及时关手机午睡影响比较大,能改掉睡前刷一下手机这个习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今天一定要继续坚持。
3、昨天在喜马拉雅听了复旦大学张冲解读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和复旦大学王宏图解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4、《奥赛罗》悲剧对我们当下的意义:奥塞罗的悲剧,不仅告诉我们,即使出于真爱,两人还是得有很多的独处时间,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还告诉我们,在焦虑多多的时候,要提防心魔作祟;更提醒我们,得时刻意识到“眼见未必是实”,甚至“[眼见多半为虚”,以免像奥赛罗那样,以为读到的看到的是真相,却不知道那只是别人想让我们读到的看到的。有了这样的觉悟,我们也许就可以避免重蹈奥赛罗悲剧的覆辙。
奥赛罗相信自己的感官,这似乎没错,但悲剧在于,他不明白,即使在没有心魔干扰的情况下,人本身也是有限的个体,无法认知现实的完整真相,人们就像寓言故事中那一群围着大象摸来摸去的人,根本无法看见整头大象,能掌握的只是象牙、长鼻、粗腿、短尾,只有我们把感触到的拼在了一起,才有可能稍微接近事实真相。
这样想来,我们离奥赛罗的悲剧恐怕还真的不那么很远,而这样的《奥赛罗》,依然诠释着莎士比亚“属于世世代代”那句话。这才是《奥赛罗》悲剧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它与肤色无关,与嫉妒无关,它关乎人性,关乎你我。
5、哈姆雷特这一形象的价值和意义:上世纪我国早期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谈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他认为作者在精神上陷入了强烈的困惑,一方面他渴求人的自由和神圣的正义,另一方面满眼皆是苦难、命运的盲目、专横和残忍。所以,朱先生认为,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剧作家在精神实质上已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从内心深处怀疑天地间是否真有正义公道。
我们看到《哈姆雷特》全剧中王子尽管采取复仇行动是一拖再拖,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处于紧张的探索中,作者也是在同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写作,他将那一时代早期人文主义者对生命价值和意义、对伦理道德领域正义公道的探索,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你眼前。这就是哈姆雷特王子这一形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