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你还有班上吗
虎年春节的假期已到一半,小伙伴们又要踏上新的工作之途,有继续在原单位上班的,也有面临重新选择新的工作岗位的。
总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选和被选,特别是35岁以上的人,特别是现今疫情过后,当下的就业环境变得越发竞争激烈,找到一份工作已是不容易,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更是不容易。
为了让自己的职场之路走得顺畅,35岁不再是人生职场分水岭,人在职场两步走越发显得重要。
这个两步走,我的理解就是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因为现在没有哪一份工作、哪一家企业真的让你做做一辈子。人一生中换个三五份工作已是正常情况,此时要求你要具备选和被选的能力,甚至拥有创业的能力。
君不见,现在的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他们曾经也是某一企业的普通职员,通过努力最后走上创业之路。
笔者通过在网上关注一些企业的CEO发现,很多人选择就业或创业的领域,都是因为自己对某一领域接触过、有所期待或感兴趣。
重要的是他们能从普通的日常事件中,发掘出可发展的机会,并大胆尝试,而普通的人仅仅就是做事而做事。
那些成功的人士,在他们的职业经历中,都很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需要哪方面的能力,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上,始终为自己的成长蓄力。
对此,我们应当对自己进行复盘和反思,让自己今后不再迷茫,或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而是不断精进,不断提升,成就自己的职业人生。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一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清楚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并做到:.
1、从现在开始,扎实基础,深耕岗位,奔着成为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方向努力,让自己越来越有价值,不能是空有头衔,能力跟不上;
2、转行,切换职业赛道。只要你想,切换职场赛道永远不晚,以下几点应当需要考虑。
1)想法。如果你对新的领域或新的事业有想法,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去涉足一下新的领域,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2)兴趣。中途切换赛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对某个领域感兴趣,能让你在切换赛道的路上,披荆斩棘也始终甘之如饴。
3)勇气。如果你准备好了,就给自己一个放手一搏的勇气!不逼自己一把,你不会知道自己多有潜力。
4)能力。切换职业赛道前,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前储备好资源,让自己具备进入那个赛道的工作能力或者资源。否则作为一个中场入侵者,不具备竞争力,是很难在新的赛道站稳脚的。
我们不要被一段长时间的经历或一份职业的性质限制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憧憬,说不定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圈子,有我们想要实现的价值呢。不是说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吗?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为自己蓄力。
无论是创业者的创业成功,还是打工人的升职加薪,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单方面靠运气成就的。
而是不断蓄力,时刻准备着最优的状态,在机会来临时,你才抓得住。
那些35岁以后被淘汰,从业十几、二十几年,依旧没有升迁机会,也没有更换赛道的勇气的基层员工,甚至面临失业的人,是那种技能单一、选择从一而终,没有跟上时代变化之人。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这类人,那我们就得持续的为自己的职场成长蓄力。
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对待,注重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多思考我还会做什么。有些事情你可以选择做与不做,但技能肯定是会越多越好。
第二,工作之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的时候认真专注,生活的时间也值得好好对待,况且,你的兴趣爱好说不定能成为你的下一个事业领域。
第三,持续学习。持续的输入能在无形之中培养我们的输出能力,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多少岁会被职场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