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明朝那些事儿》VS《朱元璋》

2022-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活着之上

闲暇刷手机时,看到《朱元璋》这部电视剧刘伯温和朱元璋君臣相互猜忌的剧情,顿时觉得有意思。

一个是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第二个是历史人物和故事的鲜活。

于是去豆瓣搜了这部剧,结果发现评分还挺高。于是随便去刷了十多集。结果发现,里头的内容很不符合事实。尤其是看到蓝玉负责镇守洪都城与陈友谅决战这个点,与历史中的情节是极度不符合的。

手头上没有其他的明史,为了印证这段历史,我又拿起了《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

这部书的火爆不用我多说,在考研复习那会儿,我把它当做复习之余放松的读物看完了。

今天再次拿起,我已不大记得这部书我还曾经看过。可以说相当陌生,就好像是在读新书。

这就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个问题,读书到底读什么?是读情节故事,还是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

在以前,我读书可以说是为了读故事的,而且希望能记住书中的内容,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富五车,出口成章。

可是后来,我发现,随着读的内容越多,记忆力下降,我忘的越快。很多内容读过就完全忘记了。

所以,有时候我产生了一种想法,读书既然会忘记,那想读就读一下,不读就不读。

后来,有人给出了一个答案:说读书像血肉,虽然看不见,但已经融化在我们的身体里。

这种说法没错,可是我今天还觉得有一种自己的解释:读书就像跟作者对话,夜深人静时,心平气和时,内心放松时,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历史人物的情感波动,并为之动容。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比单纯接收信息高明的多,也是一个人必须有的精神生活。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论《朱元璋》有没有尊重史实,它都有他独特的历史人物魅力。无论《明朝那些事儿》写的多么胡思乱想,他的目的就是让人物变得鲜活。两者都很高级,殊途同归。

无论读书还是看电视,均需要这种觉悟。

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