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漂社会热点

为什么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64人  爱吃荔枝

被90后第一次灌输“闲鱼”和直播的时候我是拒绝的,甚至有些鄙视。我当时觉得这些小家伙们是想钱想疯了吧。

不过自从见过明明的团队以后,我就养成了看到高频曝光的app就要下载体验的习惯。

虽然我很排斥“闲鱼”但我还是放了一双前段时间买错的筒袜上去。突然早已下载一年的“闲鱼”,未读消息猛增,不停有人询问筒袜的尺码、颜色、样式,甚至有人要多出价购买。呀,当时恍然大悟,这是捅到了“原味癖”的窝。当然,最后并没有卖出去,说要多出价的那位最后也不了了之。

这之后我才发现,淘宝店主都在这里兜售全新商品。价格还倍儿优惠。

第一次看直播平台,有种刘姥姥进了歌舞伎町大街的感觉。又好笑又膈应。但是除了那些喊麦唱歌的,有几个素人成功的在我身上做到了用户沉淀。比如一个改嫁到日本的清洁工大姐和他的老公,一个嫁到澳洲的贵妇每天的娱乐是直播做各种料理,一个做变装皇后秀的美男gay等等。这些只有在影视作品里才得见的人物形象就像视频连线一样在你眼前。

甚至一度不明白那些不要命又辣眼睛的吃播为什么都红的发紫,后来才知这种现象是非常符合大众心理的一种行为。

然后,当这些禁锢都一一打破,会发觉未挖掘的世界还十分庞大。可以创造价值的路径比比皆是。

我经常路过的地方有一间小学,那附近的房子也都在千万以上。然而时不时会在放学时听到孩子和家长的对话如下:

“爸爸,我昨天做的XX又卖出去好几份,赚了一百多”

“嗯,我闺女真棒,那你觉得你的XX为什么比较受欢迎呢?”

在我们看来不上台面的买卖交易,都是这群人对孩子的日常培养科目。他们不计较钱的多少大小,在乎的是在增加这份进账时自己收获到了什么心得。或者说赚钱与吃饭喝水一样,可以随便谈,反而好像对“爱钱”这个词脱敏了。

我回家后不久就进了医院做颈椎牵引。入院前就问过主治医生预算,当时医生也是吞吞吐吐,看你的情况啊之类的回答。

入院后,病友们每天除了互相帮助、照看点滴瓶、叫护士、吹牛,聊的最多的就是上个病友牵了几天,报了多少。

我牵了一段时间手指麻有所缓解,也达到了大部分病友的平均住院时长。一天拍了片子后,医生一边讲解恢复情况,一边旁击侧敲的问我是否还要继续牵一段时间。

我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只要颈椎形状能全部恢复当然住,如果短时间不能恢复,目前手麻也好很多了,就出院自己慢慢恢复吧。

以为医生会给我一个明确的方案。然而如同住院时一样医生依然说的不太明朗。

如果说买衣服有选择困难那是自己的纠结,但是当把健康交给医生时他却还是让你选择困难。我突然想起《滚蛋吧 肿瘤君》那部电影里的台词“其实医生可以治愈的病是十分有限的,他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安慰病人的心理”。

随后我拿着片子把小城里所有医院骨科的号都挂了一遍。大部分医生看片子了解病情后都说不必牵了,回家枕个矫形枕头。

办理出院的时候,一波波新来的颈椎腰椎病人进了骨科。程序无非如下:你的羊蝎子变形还比较厉害,在哪工作啊?有医保?有医保那赶紧拍个核磁住院吧。没医保?那你先拍个核磁吧。多少钱?你先交一千押金吧。多长时间?看情况吧。

其实住院这段时间无论医生、病友都挺欢乐的。就算给病人制造选择困难症也是人之常情。

他们也想挣钱但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甚至不能让人意会,意会后不可以交流。就悬在那,别说。我的吞吞吐吐最好显得是为你好,替你着想。因为,对于“挣钱”这个词还十分敏感。

这,就是三四线放不下灵魂的原因之一吧。绝不是效率低、素质低,甚至都不是人情成本高。而是对于很多真实存在的正常想法没有脱敏。

我以前觉得哪里都一样。现在也是,不过是,人去哪里都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