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晚分享】规则的背后是自由
今天我们更新的课程是《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课程中提到的《如何设计提升孩子学习生理基础的游戏》视频,
大家可以先看看视频内容,里面的分享人也是我们幸福双翼创始人之一的海英老师。
《如何设计提升孩子学习生理基础的游戏》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w0977l945ok.html?pcsharecode=&sf=uri
在关于孩子学习这个话题里,除了提升孩子学习主动性以外,还有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如何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那么今天我们的晚分享就和大家聊聊关于规则树立的话题。
前些天,跟朋友聊天,说起孩子的时候,那个朋友松了一口气:“女儿看手机看到12点还不睡,我还没有说她两句,她就关起门来,理都不理。实在没有办法,周末她爸爸回来,我们商量一致,要求她必须11点睡觉,不睡就拉电闸,没收手机,没想到居然奏效了。”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制定规则就那么轻松,而咱家孩子制定规则总有着各式各样的挑战呢?我们常常认为,培养一个有自制力的孩子,第一秘诀就是制定规则,让规则去约束孩子的行为。确实如此,制定规则,按照规则行事,会减少孩子很多不必要的欲望和诉求。但是,很多家庭制定规则时,一是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与同意,二是这些规则没有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
和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我上面提到的这位朋友对孩子的管束,一直是通过“他律”来实现的,就是不停地盯着孩子,时时约束,处处管制,企图将孩子不好的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但到头来很多事情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病根”在孩子心里,并没有连根拔除。
首先,孩子和手机只是被强行隔离,她对手机的痴迷并没有减,相反会因为禁止而更加向往。她的内心会经历更加强烈的斗争,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她会想方设法地去玩手机,不惜用上见缝插针、撒谎欺骗、游击战等各种方法,甚至干脆自暴自弃,先玩个痛快,大不了到时再让父母打个痛快;二是她最终克制住了自己的举动,但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却无法集中精力。
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开着电视,父母要我们在隔壁房间写作业,他们自己则坐在电视机前看得不亦乐乎。我至今都记得那种想看电视又不能看的内心猫抓似的感觉,不停地去客厅倒水,就为了能多看上几眼电视;睡前,端盆洗脚水,坐在电视前,洗上十几分钟,直到被赶走。
不是我们没有自制力,实在是电视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而且越看不到,就越想看,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和心思花在不停地纠结和想方设法中。我想,如果父母能让我痛痛快快地看上一个晚上,说不定我的热情反而更容易降温。所以,当我自己有了孩子后,我觉得与其用规则去约束孩子,不如先承认他们内心的感受,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给他们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再和他们一起制定规则,让他们自己去接受、认可,并从心里愿意去执行这些规则。
蒙特梭利说过,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一个有机会自由发展的儿童是很守规矩的,在自由和尊重中成长的孩子,会有令人惊奇的自律行为。我们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自己能够把作业管理起来,提起作业全家鸡飞狗跳,确实让人非常痛苦。有个朋友,她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这个孩子不仅让她自己头痛,整天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外公外婆都非常头痛,是什么情况呢?
孩子回到家经常找各种理由不写作业,不停地玩这个东西玩那个东西,无论家长怎么说服他都不行,家长没有办法只好放弃对他的要求,可是一到晚上十点,他又要求非写作业不可,还必须爸爸妈妈陪着他,有时候写到半夜十二点甚至一点。结果第二天起不来,经常迟到,哪怕迟到一分钟,他都不肯进教室。朋友实在没有办法,就这样被孩子拖着进入不停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那么如何让孩子建立起一个愿意去执行的规则和习惯呢?我想起幸福双翼里雪娟老师的一次分享。当时她的孩子嘟嘟,正在上小学一年级,雪娟老师开始引导孩子学习建立规则。嘟嘟在幼儿园期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作业,即便有也能在半小时之内完成,等到上小学之后,就不一样了,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作业,语文、数学、英语,还有一些像跳绳、丢小布球之类的运动作业。
有一天嘟嘟回到家,妈妈说:“嘟嘟,你现在跟幼儿园不一样了,你每天有好多好多的作业要完成,这几天,你就跟妈妈做个小实验,看一看你每门功课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完成,你把它记下来,告诉妈妈好吗?”观察记录一周之后,妈妈让嘟嘟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跟她一起讨论作业的事情。
妈妈让嘟嘟把每天放学回来要做的事情都说出来。嘟嘟回答:“要写语文作业,数学作业,和英语作业。”“还有吗?”妈妈问。嘟嘟说:“要吃水果,还有跳绳和丢小布球。”“还有吗?”妈妈继续问。“还要跟小伙伴们玩,每天必须要玩的。”“还有吗?你把放学回来到上床睡觉之前的事情都告诉妈妈。”“我还要吃饭和洗澡。”嘟嘟最后补充完了。
“好的,那如果把这些事情按照顺序排下来,你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们把它写下来。”“我想先到楼下玩,”嘟嘟边说,妈妈就边帮她写,“然后我要回家吃水果,然后我再跳绳和丢小步球,最后开始写作业,先写我喜欢的语文和英语,最后写数学,接下来就是洗澡和准备睡觉啦。”“那我们来看看每件事情都需要多少时间吧。”
根据上周的实验,嘟嘟大概知道了时间的花费,“玩至少要40分钟,吃水果20分钟,跳绳20分钟,语文作业40分钟,英语20分钟,数学30分钟。”于是,在她的计划下,就出来了这样一个时间表:
也许有家长看到这个时间表的时候,会有些担忧,因为大部分家长都是希望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这种要求本身没有对错,对雪娟老师个人而言,她觉得这个时间安排得挺好,只要能在9:30上床睡觉就行,其他的地方就不要求了。
“那么,你愿意这样去执行吗?准备执行多久呢?”妈妈问嘟嘟。这是妈妈最关心的问题,多少孩子都是定规则的时候有板有眼,执行起来就完全把规则抛在脑后。“我一定会永远执行下去的。”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嘟嘟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承诺。“没事儿,我们先试两天看看吧,如果需要调整,我们再商量吧。”妈妈给嘟嘟一个台阶,让她万一执行不了,不会太难堪。
妈妈会在每个时间点的前五分钟提醒孩子,让她能够意识到自己有个规则表,意识到自己需要管理自己,虽然不情不愿,不过执行得还可以。不过没多久,她就来找妈妈了。“妈妈,我要调整时间。”“好的,你准备怎么调整呢?”“我要8点下楼玩,我今天问了燕子(孩子的朋友),她和欣彤(孩子的同学)都是8点下楼,怪不得我这几天在楼下都找不到她们。我跟她们约好了,我明天也是8点下楼。”“好的,那我们重新调整一下时间,好吗?”
于是,有了第二张时间表:
调整之后的时间就变得非常顺利,在执行的1-2周内,妈妈都会关注到嘟嘟的情况,如果能及时做到,就马上鼓励,如果有拖延就会提醒,直到最后,孩子说:“妈妈你不用提醒我了,我自己会看时间的。”因为,她希望用她自己的方式来享受这种遵守规则带来的成就感,也享受自己按时完成作业带来的轻松感,她享受自律的乐趣。
后来,孩子期末复习,雪娟老师也用了这样的方式,提前两周引导孩子制定每天复习哪些内容,孩子都会自己写在日历上,完全不用妈妈来监督。到如今,妈妈再也不用为孩子的自律性而担心,因为孩子她已经可以做到自己决定明早是否要提前起床,有时候闹钟6点响起,比妈妈还早半小时。
看到她一下就能起床,雪娟老师自己也暗暗佩服,因为作为妈妈,自己有时候也会赖床,感到汗颜。嘟嘟自律性的建立,有四个要点跟大家分析:
第一: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孩子自己的规则由孩子来定;
第二:规则是可以调整的;
第三:家长在孩子刚开始执行规则的时候,做一个推手,让孩子尝到执行后的甜头;
第四:及时反馈,及时鼓励。
尊重与自由,是孩子自律性养成的基础,有了尊重和自由,才会有适合孩子的规则,孩子才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助于规则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