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末代皇帝》
说《末代皇帝》
在国外看电影,总会想写东西。但回国后看了N场电影,却从没有这个冲动。或许是思绪多的乱的容不得自己对电影多嘴。最近沉迷于老电影,看了好多部,再看到《末代皇帝》就想啰嗦一下了。这个电影,总共看了三遍,第一遍是几年前看的,算是回顾下这段历史,前不久第二次看的是中文版本,应该看的是情节及情感,今晚看第三次英文版是否违和,可能是从小的思维定势,中国古装戏除了普通话其他语言都感觉不舒服,但这个电影是意大利导演所拍的中国历史传记题材电影,在海外获奖无数且包揽第60届奥斯卡的大奖,况且英文是原版,所以当然要看的。
《末代皇帝》,顾名思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即爱新觉罗-溥仪。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算是回顾末代皇帝的一生,这种叙述通过溥仪审判与回忆来穿插切换不同时空得以实现。电影以灰暗老旧背景开场,一则符合建国初期的状态,二则符合溥仪当时心如死灰的心情,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解回国,以为会被处死,在车站洗手间自杀时听到敲门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陷入了回忆。从三岁开篇至死,全片以溥仪被审判及后半生的大约11次回忆穿插来讲述他的一生。
史诗题材电影,剧情当然就是历史了,这个片子就是通过放大溥仪这个特殊人的一生来展示中国的近现代史,这段历史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历史书上提及甚少以及偏某种色彩,那从这段历史切入到这个人的人生,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人性及情感上来讲,他是一个悲剧色彩极重的人,出生高贵却从未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一生都在别人的操控中饱受别离。与其说他是一个有自我及认知的人倒不如说他是一颗被各方政治势力玩弄权术的棋子,只是生在这股时代的洪流中比较特殊的一颗。他在成长过程中初期自我的形成一个是来源于他的出生,二则是靠那些迂腐的晚清顽固派。当然这个过程中受到过冲击,比如被胞弟告知外面已有新皇帝,但冲击过后还是会怡然自得地做着紫禁城里的皇帝。后面的自我来源于他的西洋老师所带给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变得有意识,想要有所作为。再后来进入鱼龙混杂的军阀混战,《清室优待条件》被修正被驱逐出宫,加之军阀对清陵的破坏及其他方面,皇帝身份的自我意识为主,亲日独满以延续“正统”。他本身是有国家观念及民族意识的,但在时代背景下“国破家亡”的仇恨及皇帝的自我意识让所欲所求更倾向于个人人性本身一些。我个人觉得他内心孤苦,但非常强大。历史上亡国之君太多,下场要么自杀,要么被杀,要么在流放孤苦中死去或者安享晚年,最后一种毕竟是少的。溥仪算是最后一种,而他又与历史上这些不尽相同,他毕竟是所有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任君主,面临不仅是祖业清廷的消亡,而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完结。我一直在想他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态来面对这种大时代的更迭,当然幻想借日东山再起是有的,起码在最初,后来可能更多的是作为傀儡的无奈无力无为,今宵有酒今宵醉罢了。再后来作为战犯自杀未遂,心态应该慢慢就趋向于坦然了,一方面可能是“都是死过的人了,活着会怎样”,再之共产党的宽容和引导,他内心是愈来愈平和的。生来就是局中人,一生都在渴望自由而不得,在老年时期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得到了自由。我倒觉得如果时代是对的,他会是一个好君主。
回到电影表达本身,不愧是大师之作,场景,色彩等各种处理令人惊叹。登基大典在黄昏时刻,就隐喻了清廷日落西山的垂暮之期。每个时段的影片色彩都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背景基本都是偏暗红色的,一是清庭陈腐破旧,二则显现人生状态关键字-禁锢,压抑,阴暗。随着年龄越大,色彩渐渐明亮,其实是内心自我的苏醒及变化,逐渐丰富一个人。老年时期经常出现一些绿色植物,有一种豁然及重生的感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叫开门的场景,通过那扇门映射出他从未有过选择的前半生,看似叙事但能感受到那种无声的悲怆。结尾特别喜欢,老年溥仪用一毛钱的门票回到自己曾经的家,遇到一个系着红领巾的门卫的儿子,他微笑地告诉小孩子他曾经是中国的皇帝,这个微笑特别和蔼坦然,小孩子要他证明,然后他就在龙椅后面拿出了他登基时出现的蝈蝈,首尾呼应联结,这样子的对接同样体现时代的替换,现在的小孩都生活在了自由的新的时代。小孩打开笼子,蝈蝈爬出来了,一回头溥仪不见了,然后场景切换借导游的解说结束溥仪的人生。整个暗示他真的自由了。还有一点必须要说,这是一部外国导演的作品,虽然是新中国第一部允许在故宫实景拍摄的外国电影,但他同样在电影中表现了那个倒行逆施的文革时期。不管是哪个视角和角色,以及大时代下的各方势力都表现地特别客观真实。然而中国人自己是拍不出来的。
历史就是让后人评判的,从民族大义上来讲,他曾经确实是一个罪人。但他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本身就是不一样的。难道要他做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可是他的自我与生俱来就是很庞大的。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困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