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社群!电商人说社群运营

电商行业消费者运营,问题?难题?痛点?

2016-11-24  本文已影响14人  䀢然

双十一1207亿的数字,让马云爸爸总是显得那么成功和机智,甚至我睁大眼睛擦亮眼睛看了又看九九八十一遍,还是觉得爸爸很帅气。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爸爸的背后,也有我等的贡献和努力。

作为电商运营,我辛辛苦苦为爸爸堆积GMV;作为消费者,我忍痛割爱滴血连连排出近万大洋,身边也尽是百十件规模购买的人群。没错,数据都很好看。

近期同僚们各种复盘,平台,品牌,TP商,媒体,等等,于是我被问到了一个问题,双十一过程中、或者电商运营过程中,在消费者运营方面遭遇了哪些问题或困难?

天呐,他们问我的是:消费者运营!这个词组在过去是鲜有或几乎不曾听说的。所谓的电商运营,在平日里也就只是卖卖卖,换图、改价、货品规划,在平台提出内容运营后,就对了微淘、粉丝趴、直播、互动城、push红包、淘宝头条、好货清单、达人帖子、评测文章、插漫海报等等。

好吧,今天提到的是消费者运营!

习惯了快速追求销售额,习惯了怎么来得量大怎么快捷怎么做,即便钻展和直通车的ROI一涨再涨,那有什么办法呢?事实上大家都还是相信事在人为的勇士,流量不够,总是要想办法创造流量的。创造流量遇到了瓶颈,那就从转化入手。至于客单价,定然是要提高的,但是客单价的转化需要过程,同时需要产品的优化甚至差异化,不比流量和转化的事在人为。

我想,所谓消费者运营的话题,就是同僚们在这种挣扎中想到的吧!消费者是一个群体,我们的目标群体,那么这些群体身上,就有我们敏感的共同属性,那么这时候的消费者运营,岂不是可以看做是一个社群的运营?Ok,那今天就只做一个简单剖析,只提思路和困难,不做深入解答分析,他日有好的经验,必定分享以偿。

我提出的第一点: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比价格、比优惠、比品牌、比产品、比差异,甚至随时还会遭遇其他竞争平台的乱价、抢量,商家或者至少一个品牌,如何去运营一批忠实消费者,这是一个难点却也不失为一个突破点。那么电商运营团队是否有必要增设社群运营岗位?同时这批消费者初期的孵化、搜集,而后的维护、培养、壮大,最后做到主动为品牌树立口碑、吸引流量,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多少时间和投入,如何去做?

第二点:

不满足于电商平台站内流量,许多卖家和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已经撒遍了全网,或多或少都会在站外进行大量的广告投放,但是引流效果和转化全部都差强人意,这无疑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痛点。如何提升这部分的引流和转化?站外浏览的用户也是人,也一定有消费需求,我们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低转化,但是几乎砸出去的钱形同打水漂,这是断然不能理解的。我的疑问在于,品牌和商家都不傻,站外渠道有流量也是必然的,那么问题岂不是出在投放过程?广告主对流量主的标签属性分析够不够?对渠道不同资源位的特点及效果,有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数据分析?套用中国有一句古话“知己知彼”,广告主是不是在投放之前可以对流量主进行一定甄别研究?而不是简单到一纸合约交由4A公司,然后空有庞大的无效而失真的曝光数据。

就提这两点。

对于电商行业的消费者运营,你有什么想法?思路?困难?不管成熟不成熟,对不对,欢迎下方留言跟帖,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