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百天-娱乐-全民K歌-iOS-0528
写在最前
0526与团队聚会,0527昨天准备行李,0528-29放假回家,四天都没有发布百天。内疚ing。
越来越发现自己太纠结选材,总是要么觉得某app太宽泛不好写,要么觉得某app还不熟悉不知道怎么下手,光是选定一个app都要费很久时间。
这次好不容易选定了全民k歌,才发现它大改版了!它已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它了……(手动扶额)
努力写好一点,以弥补愧疚之情🤦♂️
产品概况
平台 | iOS |
---|---|
分类 | 娱乐 |
价格 | 免费+内购 |
发布 | 2014年9月9日 |
最近更新 | 2017年5月22日 |
产品初探
用一句话介绍这款产品:
这是一款基于腾讯社交关系链及QQ音乐正版音乐库,融合k歌、打分、音效混响、听歌、练歌、送礼物、PK、直播及评论互动功能的移动k歌应用。不仅能发布自己的得意之作、关注好友动态,还可以发现全球好声音!
它的官方介绍
SLOGAN : ** 你其实很会唱歌**
全球首款熟人社交K歌应用,集合练歌模式、好友PK等特色功能,还能和好友互发弹幕互动,赶紧下载和小伙伴一起争夺擂主吧!
数据分析
它当前的主要数据
活跃用户
根据易观发布的 中国移动音乐行业发展 年度综合分析2017,全民k歌的月活在2016年12月赶超唱吧,日活在同年10月赶超唱吧,并在12月大幅拉升。


而根据全民k歌的微信公众号在2016年12月2日的推送:

全民k歌在当时已经收获了3亿注册用户,渗透率达到54.5%,超过唱吧的47%(易观数据)。
而在2016年第3季度,全民k歌的渗透率仍以微弱差距落后于唱吧。
我试着分析全民k歌是如何打了一场精彩的翻身仗,可在微博及公众号上我并没有找到2016年12月期间的大型运营活动;全民k歌的官微转发一般不超过200,少的时候几十甚至个位数;公众号的阅读量也不过万。
感觉有可能成为产品拉新促活的促发点的活动有:
- 结合王菲的幻乐演唱会的运营活动(送票+iPhone7等奖品)
- 结合《梦幻诛仙》的K歌比赛,送奖品
- 圣诞音乐“趴”,送app内的虚拟货币“鲜花”
从产品层面,12月22日全民k歌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更新:

我认为这里面比较重要的功能是:好友擂台、表情评论、动态界面,它们都能激励用户在打开更多次软件并在软件内停留更长时间。
排名
娱乐 类别内排名

全民k歌的排名基本稳定在2-5名之间,当前排名第3,仅次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及哔哩哔哩紧跟其后。
同类app“唱吧”则稳定在8-10名之间,落后较多。
人群画像
- 年龄分布
根据艾瑞网和talking data的数据,全民k歌的有一半用户是25-35岁之间的中青年。小于25岁的青年用户比例和大于35岁的用户比例基本持平。


2.男女比例
大概在男4女6之间
3.地域分布
- 第一梯队:广东省
- 第二梯队:北京、河北、长三角
- 第三梯队:辽宁、山东、河南、湖南
而百度指数在以上三个维度都呈现出了稍有不同的结果:


可以看到,40-49岁的人群为第二大用户,大幅超过29岁以下人群;男女比例更为平均;浙江为第一大省。
一个不成熟的判断
当我在微博上用“全民k歌”作为关键词搜索时,我发现每个页面都有3-5条是网友在吐槽自己的父母沉迷k歌。所以我(很不靠谱地)感觉全民k歌的中老年用户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相对于“唱吧”。毕竟父母辈儿的基本都能熟练使用微信,安装及使用全民k歌的代价和难度相对小一些,唱完之后发到中老年人专属聊天群里,能形成不小的转化。
需求分析
这款产品满足了什么需求?

来看一下百度指数的搜索指数趋势:
2017年

2016年

这些陡峭的峰顶都是周六。持续的高峰则是寒暑假。
全民k歌总是在假期出现搜索指数的暴涨,基本可以推断出用户主要是在休息日才产生了听歌/唱歌的需求,工作日较少使用。我认为移动K歌作为一项耗时比一场手游更长、比电影更短的轻娱乐活动,出现周末集聚现象也是十分合理的(根据易观,2016年全民k歌的用户日活跃时长大概在20-40分钟)。
满足了什么深层次的需求?
- 情绪需要宣泄
- 渴望并喜欢得到认可
- 虚荣心
- 不服输
它是如何满足上述需求的?
-
宣泄情绪
可练唱吼着玩,可发表私密作品自己听,可公开作品;
可选择各种音效逗自己乐; -
自我认可/虚荣心
(不算苛刻的)打分系统
礼物、收听次数、评论等互动功能 -
不服输
好友擂台,打分系统,等级制度鼓励用户唱得更好更多(更长的日活)
一个评论
在我浏览App Store的用户评论时,有几个用户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说自己怀孕生子这两年都无法去KTV,她本来很喜欢唱歌,都快憋坏了,终于在全民k歌上可以过把瘾;
一个说自己出身草根,现在感到离梦想越来越近;
一个说自己五音不全,和朋友去KTV都不敢开唱,在全民k歌上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唱歌的乐趣……
我不由自主地替全民k歌和这些用户感到高兴——好的app就是要带给人快乐与希望,对不对?(LUKE老师说的微笑价值,哈哈)。
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
-
基于腾讯社交网络关系链的优势
只能QQ/微信登录,登录后直接添加正在使用全民k歌的好友。
我认为这个优势非常大,转发朋友圈及微信群能带来的注册转化率应该非常可观,且和好友的互动需求也能让用户留在全民k歌里。这一点唱吧做起来就要费劲很多了。 -
基于“QQ音乐”正版音乐库的优势
海量正版音乐,如果是会员还能使用无损伴奏。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满足该需求?
目前线下的自动贩卖机成为了一个小风口,KTV格子间也在齐列。全民k歌和友唱牵手,唱吧则是咪哒。线下KTV机也能上传至微信用于社交分享,可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
线上和线下结合,出门时在KTV间打发等电影等座的碎片时间,在家时用app吼着开心,人们的生活也跟着不同的场景变得丰富起来。
Go further
End
我自己也是全民k歌的用户,最早用唱吧,但觉得不太好用又没有认识的人,于是慢慢就不再用了。
我是从朋友圈转化来的,现在发表了12首作品,一半是私密作品。我很珍惜私密作品,满满的都是回忆。而公开作品更像是精心打造的产品。我也发现了一些微信好友的“另一面”——ta竟然这么会唱歌
!惊奇之余我没事会听听他们的作品,留下一两句评论和数朵鲜花,感到很有意思。
现在的唱吧产品结构太复杂,而全民k歌比较清爽简单一些(可惜这次改变也变复杂了),使用起来更舒适自在。
没事录几首歌,就像照照片拍视频一样,真的都是很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