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思考

被老师自动放弃的“差生”

2020-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做梦的老巫婆

“妈,我今天没有做课间操,去找数学老师补课去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儿子告诉我。

“怎么突然去补课?是你们数学老师喊你的吗?”我很意外,儿子前些天落下了太多功课,想补却没有时间,和班主任沟通过,班主任的意思,找课外辅导班补就行,在学校课程太紧,老师没法安排。

“昨晚上晚自习数学上新课了,我请假没学,数学老师明确表示,可以利用课间操时间去补课。”儿子解释,“这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意去的,其他老师都是把需要补课的名单交给课代表,然后课代表安排。”

“这样啊,那你被安排在什么时候补?”我问。

“没我,成绩不好的学生,没有老师会管的。”

听了这句话,我说不出心里的滋味,有点生气,又有点郁闷。

“难道还有比你更需要补课的学生吗?再说咱现在考得不好,也不代表永远不好啊!”我承认我有点激动了。

“我知道,所以今天我主动去找数学老师的,我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嗯,你做得对,老师给补咱一定去补,不给补的咱也要想办法跟上,咱不会在‘差生’这个位置坐太久的。”我给儿子打着气。

说实话,对于老师们这种根据成绩来看人的做法,我是很失望的,每个孩子都有若干可能性,何况这高一刚开始,很多孩子的学习方法没掌握,成绩还不稳定,怎么能凭一两次的考试成绩,就把某些学生定义为“差生”,而把他们完全忽略掉呢?

“差生”也不是不想上进的,他们或许考不了太好的成绩,但是给他们中等生同样的机会,他们未必就赶不上中等生。

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职责所在,但“看成绩下补习单”这种教法,我实在不能接受。

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在初中时都是班级里的优等生或者中等生,而且初中时是义务教育,老师并没有对他们如此等级分明的对待,这进入高中就“享受”不一样的待遇,不知道这些“差生”孩子们,内心的落差有多大?

他们本来就跟不上,自己闭门造题,肯定不如经过老师点拨的同学学得快啊!

但是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不可能去给老师提意见,也改变不了老师的观点。

只能祈祷,孩子眼睛赶紧正常起来,把成绩提上去,脱离“差生”队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