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教你少花钱、多办事
01
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到一起。瞬间就觉得自己原本不值一提的平凡生活,变得高大上起来。
拿读书来举个例子。
有的人喜欢读纸质书,因为觉得它有厚重感和仪式感,而有些人喜欢看电子书,因为省钱、省地方还方便。当然,根本不读书的人不在此例范围内。
就拿我老公来说,他对纸质书和kindle的喜好程度是相同的。在经济学中,偏好程度相同叫作无差异。
也就是说,对于我老公来说,纸质书和kindle是无差异的。
所以,当他嫌弃基础版kindle太低配、而中级版的没用几个月又要买顶配版时,我无情地拒绝了他。
他让我说出个合理的理由。
我建议他过些天趁618买纸质书,理由是:他看书的速度不快,即使用kindle看,也就一周能看完一本书,按一年看48本算,如果趁满减活动时买纸质书,按平均15元一本算的话,一年下来需要花在买书上的费用大致为720元。
况且他的书一般只看一遍,不会留作收藏用,所以如果看完后挂在多抓鱼等二手平台卖掉的话,还能按一定折扣收回一部分钱。
按照我之前卖二手书的经验,如果品相比较好的话,平均能卖到10元左右一本。按最理想的状态计算,能收回480元钱。
那么等于一年看了48本书,只花了200多块钱。
而顶配的kindle是2000多块,用得了10年吗?因此,占用这笔钱,我认为不是明智的选择。
老公听完我的一席话后目瞪口呆,问我说的“无差异”是什么鬼。
我告诉他,是从《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看来的。
他一边嘟囔着“连书名都这么怪”,一边郁闷地走开了。看来是暂时被我说服了。
多亏了这本据说连小学生都能看懂的经济学入门书——《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让我省下了2000多块。
这本书的作者是坂井丰贵,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新晋经济学家。
他认为: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简单、不需要预备知识、谁都可以轻松掌握的学问。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公式,而是用一些最简单的示意图来解释经济学理论;文字说明也很接地气,使用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因此通俗易懂。
02
之前我一直觉得经济学离我很遥远,也很高端,但是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可以随时根据生活中的例子举一反三,起到提示与警醒的作用。
就拿花钱这件事来说。
假设,你一个月只有800块零花钱可以支配,但你又爱喝5块钱一杯的奶茶,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你要怎么控制喝奶茶的频率呢?
书中告诉我们一个概念: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叫作奢侈品;与之相反,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叫低档品。
好吧,对于我来说,还没能实现“奶茶自由”,姑且把奶茶当成我的奢侈品吧。
根据书中的理论来看,我的奶茶购买量,会受价格的影响。如果遇到店里促销时奶茶半价,即使在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800块的情况下,我也会偶尔购买。这说明,最优解会随着收入和价格而变化。
什么是最优解呢?符合预算的消费组合当中的最好组合叫作最优解。最优解之所以“最优”,是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在所有可以选择的选项当中,这一点是他最喜欢的。
就拿我的区区800块零花钱来说,这可是除去生活日常必须的花销外,我仅剩的可自由支配的金额了,所以不得不考虑我的“最优解”。
对于我来说,护肤品和衣服都不是每个月必买的,只在换季的时候购买即可;而一般买书,也是在618等促销活动力度大的时候,才会囤一批。
但做手帐的文具周边,却因为价格便宜、上新快,而让我上瘾般每个月都会买上一二百块钱的。关键是,我还喜欢吃零食和水果,所以奶茶这种“奢侈品”的购买频率,只能依当月财务状况而定。
因此,在需要购买衣服和护肤品的当月,我是基本不会考虑购买奶茶的;而在其他花销相对较少的月份,我会偶尔购买奶茶;如果碰上半价,购买频率就会更多。
书中道:把预算什么的都抛到脑后、一掷千金的感觉估计谁都喜欢,可是真的这样做了,生活就会很快陷入困境,因此人们才会关注预算和价格。人们面对自己心中的欲望总是不断思考着的,其结果便是人们选择购买一些东西、而放弃另一些东西。这就是人类的选择行为。
收入与价格决定预算约束,消费者会在此基础上,来选择最优解。
看看,一不小心,我们每个人在工资到账后,不断比对、排列组合、取舍一番后,终于决定买什么和不买什么的过程,居然上升到了经济学的层面。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03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
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作者介绍道:我爱好跑步,但跑得越多腿就越沉重。参加长距离比赛时,虽然同样是1公里,但与最初的1公里相比,最后的1公里花费的时间要长出很多。如果是跑马拉松,即使能在2小时内跑完前半,后半却要花费2小时以上。也就是说,用2倍的时间去跑步,却不一定能跑完2倍的距离。
我们可以将马拉松看成一种生产活动,即投入时间,便能产出距离。在这里把它单纯看成比喻。这项生产活动的特征是:即使投入变成了2倍,也无法实现2倍的产出,这就叫规模报酬递减。
也就是说,在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活动中,要获得2倍的产出,必须花费2倍以上的成本。
为什么呢?以工厂的生产活动为例,在工厂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使投入2倍的劳动者和原材料产量,也达不到2倍。因为,如果想让工厂在白天和夜间都保持不间断运作,就必须支付更多的夜班工资去雇佣在晚上工作的劳动者。
因此,与生产第 1 个单位产量所耗费的成本相比,生产第 2 个单位需要更多的成本,而生产第 3 个单位所需要的成本就更高了。
同理,如果每多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比销售它的价格还高的话,当然是不生产要更划算。
多年前,我心血来潮,想开家淘宝店。在没有做市场调查、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冒然借了3000块钱去进货。
当时我家附近有个很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很多周边地区的人都去那里进货。我的计划就是去那儿按眼缘拿货。
东逛西逛一圈后,我毫无头绪,因为从来没有过相关经验,就相当于两眼一抹黑。
后来看见一个拉着车的小姐姐挺面善,就问她能不能跟她一起拿货。她同意了。
但她是开实体服装店的,这次是来补拿一些店里之前卖得好的品种。听着她“这个来10件”“那个来20条”的口气,我没敢跟风。
因为预算有限,我开的又是网店,所以我只敢捡便宜的货拿。最终,我批发了一些10块钱一件的长裙和吊带之类,又选了些拍出照来会好看的颜色鲜艳的衣服和配饰,基本花光了所有的钱。
结果忙活一通后发现,别说我的定价了,就连我的进价,和南方那边的店铺一比,都没什么优势。
最终把我逼得只能平进平出。这都已经是当时最好的情况了,但也仅卖出了很少一部分货。
搁在手里吧,算是些东西,但是却占地方;想赔钱卖吧,卖出去1件就等于赔1件的钱,卖出去2件赔得就越多。
这不就是上述类似的“如果每多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比销售它的价格还高的话,当然是不生产要更划算”吗?
总之,后来赔得很惨。
如果当时的我能事先做好市场调查、与同类商家做做优势对比,或者懂点儿经济学,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做个风险评估,是不是结局会好很多呢?
所以说,《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不要以为经济学离我们很远,或我们用不到它。掌握了分析现实的理论架构,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会让我们的决策更加理性,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