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曼陀罗

再回首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去年在某次主题沙龙中,遇到的一幅曼陀罗作品,当时自己没有办法进行解读,严格说是没有任何思路对该作品进行解读,所以当时明确的对作画者说自己真的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无法给予有效的反馈。

此事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但这幅作品一直萦绕在心里,该怎样给出有效的解读呢?这幅作品最大的障碍到底在哪里呢?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差别又在哪儿呢?同样都是曼陀罗作品,为什么其他的作品能够给出有效的反馈,这幅作品只不过是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怎么就内心思路了呢?

这几天,拿出这幅作品,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讨论商量,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在进行总结的时候,我突然有了新的发现,对这幅作品有了自己的视角。结合督导老师的分析,我们两个共同对这幅作品进行了解读分析,最后我们两个人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此,我对曼陀罗绘画作品的解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心理咨询有了新的认识,也意识到个案记录为什么特别重要。李老师每次开课都会强调一定要写个案记录。在老师不断的强化中,也意识到写个案记录很重要,但是对为什么如此重要,还是有一些不确定,认识不够深刻。

通过这一次的分析总结,联想到前一段时间自己的反思。才真正的认识到了个案记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保存资料的重要性。

我很幸运,自己每次都是按照科学的流程操作,无论做的是什么样的咨询,是不是严格的心理咨询,都会保留相关的资料。

在每一次学习中,都会把所学到的理论再与自己不成功的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反思,也会发现每次都有一些新的思路。

比如,会意识到某一个案例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自己诊断失误,若诊断失误,再好的治疗技术也是无效的。比如,会意识到一个案例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自己当时心急了,心不定,考虑便没有那么周全。因为急中能生智,但定才能生慧。一个效果好的咨询是需要智慧的。

这次的反思,让我意识到对于一幅曼陀罗作品的解读,不能只和主题结合,还要跟当事人的状态结合,还要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多幅作品同时呈现同一个意像,这个意像对对方一定是重要的,但是重要在哪里,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有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解读才可能更有效。

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可以跟对方进行求证,如果求证了,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可以暂时搁置,要勇敢地说不知道。丢面子比伤害对方损失要小。

作为咨询师也是普通的凡人,不可能事事都做的那么好。要勇敢的说不,学会示弱。这既是对对方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真实的人才能够让人信任。

在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一项是才能。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这种才能就不会对吸引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

作为咨询师也是这样,高超的心理咨询能力是必要的,能够让来访者信服。但也不是神一般的存在,适当的示弱也会增加自己的个人可信度。

所以,要做一名好的咨询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积累,还要勇敢的面对真实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