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摄影散文

龙头山观景行记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弈秋Z

我曾为春雨赋诗,为夏荷诵文,还将许多少年的忧愁寄托给了秋风。一年四季,自从我有了认知以来,心中只觉得冬天最是高贵。在我眼里,她不必留恋青草漫堤的时光,也不必为残枫零落而神伤。她只有天与地,黑与白,山与雪,一人一屋便是人间绝美的盛景。

不知道为什么,相似的日子里唯有夕晖与明月总看不厌,从未登临的山林与阁楼也令人心神向往。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想要出去走走。一袭风衣,一腔热望,乘车辗转近两个小时抵达龙头山脚下,购票囤食,乘缆车上山,一路仰望赞叹,真可谓:山水泼墨云雾中,登临会览众峰里。

龙头山谈不上奇绝,但绝对的险峻,比起秦岭主峰太白山,龙头山却也称得上壮美。

先说这险峻,从山脚到山腰首先得乘缆车,缆车钢索倾斜角度肉眼可见足有40多度,随着缆车逐渐离开地面,向上滑行至中间,四周没有了参照物,远望只有雾蒙蒙的云雾,若不是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这四周安静得可怕。这时候,为了一睹这美景,欣喜的心情战胜了此时因凌空百米的恐惧感,我站在缆车里,俯瞰、环望,举着手机记录的双手已经僵硬,却还是不忍放下来暖一暖,因为生怕错过就不会再有,所以才如此执着的一边拍摄,一边不住的赞叹:“呵,真像一幅山水泼墨图,绝了!”

龙头山俯瞰雪景

登上山腰平台,便是一段伸入丛林尽头的一段陡峭的雪路,靠着右侧一边铺着的一层轻毯,沿着右侧一边迈着小步往上走,一边禁不住被远处的漫山的银装深深地吸引。脚下时不时传来踏在雪里那细碎的声响,路旁纷繁的树木垂下条条晶莹的枝干,细细密密地列在路边,静静地没有言语,只有静默的震撼——此刻顿觉这才是大自然的的艺术,天然的雕饰。

与我一样来一睹雪中盛景的人们,在这里尽情的感受着大自然带给的欣喜与美感。我更愿意称他们为登山者,而不是游客,登山者本就该有一种纯粹的探寻大自然的寓意,而简单的呼或者从心里就认定他们是游客,那就少了许多登山观景,涤荡灵魂的纯粹了。

这里,全然已是冰雪的王国,我路过的每一个人,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论年长者还是天真烂漫的小孩,此刻他们就是最真的自己,是最可爱的精灵。远远望去,冰雪里那欢乐嬉戏的人儿,都像是大自然哺育的一群可爱的孩子啊……

在这一个个陌生的脸庞中,我甚至会想到小时候与同伴冬天堆雪人的场景。也许他们此刻一定同我一样,这绝美的景象也唤起了他们自己童年岁月的美好记忆,因而才如此欢乐吧。

晶莹剔透的冰雪国度

此行一路,鬼斧神工般的天然艺术品举不胜举,两座山峰中间的缝隙中一个圆柱形的如同尖锥的石形,因这山是龙头山,便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巨龙那尖利的牙齿,又见这石头神形兼具,因而立牌唤作“龙牙”;还有神似鹦鹉头的山峰,以及蜿蜒在峰峦云海当中的如同“龙脊”一般的山形,每到一处都能听到赞许的声音。

越往山顶走,越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但会当凌绝顶的心却是滚烫的。一路向上,陡峭的木梯,冰霜漫铺,稍不留神就有摔跤磕疼膝盖的可能,一路上见过不少顾得看景,脚下一个出溜步伐,就做了四肢仰天状了。旁人见了倒是不敢取笑,他自个便哈哈地一边笑着,一边踉跄着起身,继续攀着树杈向着陡峭的坡顶登上个捷径去了。

龙王令

在山顶的平台前,停留良久之后,便来到出口这里,在出口的反方向的另一边便是龙王令,龙王令同样是一个山峰,因其峰入云天,傲然挺立,形似令牌,又恰得汉中民间传说的寓意而得名。不论是前边提到的“龙牙”,还是在云海蜿蜒的“龙脊”,都与龙头山在民间的传说息息相关,也印证了芸芸众生求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也映透出中华民族自古对龙这一图腾的至高崇拜的神话寓意。

路上还遇到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伙儿,他身着深蓝羽绒和运动裤,背着一个浅蓝色双肩背包,一双深色的运动鞋,最特别的是他后脑勺扎着的一小撮头发,带着一副眼镜,白色耳机戴着,一边听音乐,一边忙不迭的举着手机找角度,捕捉这一路上的美景。

一路并没遇到什么熟悉的人,只觉得这个小伙儿,与我一前一后各自观景,总碰到他蹲在一个地方在找角度拍摄,自觉他应该也是个学生吧,于是上前搭讪,知道他是西安某高校的大三学生,一路坐车过来,专程来取景的。与我颇为相似,他是为学校媒体部取材,我是为自己留念,取景是其次,真切地感受一次大自然才是此行的本意。见他与我颇像,便一路同往山顶走去,路上互相分享了此行的感受,互相学到一些拍照的小技巧,还有推荐一些好的景点,说好下次有机会也去那里走走看看。最后直到龙头山主峰的山顶回返时才分了手,各自沿着阶梯下了山。

被雪覆盖的山路

自知平生生情随和,一些事只求个顺其自然。本该在上山前规划一下时间,却在匆匆下山后才知道龙头山景区才开放了一部分,还有许多并没有开放,本以为走的太快,错过了,却不料后知后觉,自以为的错过并不是过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0.1.4游记

2020.2.18撰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