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那个夏季,那个秋天》:从青涩到堕落,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书荒的日子里,总喜欢翻阅豆瓣各类高分榜单,小说、随笔、散文、科幻、推理、青春……而在这纷繁复杂的榜单下,总能看到毕飞宇的身影。
毕飞宇可谓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笔下的作品更是包揽了各大热门奖项。他的作品总是以“人性”为核心主题,始终秉承着对现实社会以及对于人性的敏锐洞察力,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审美追求,笔下人物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往往是扭曲、阴暗的,人性之恶几乎成为了他小说创作的主要方向,但他笔下的“人性之恶”,又并非以凶残狰狞的面貌出现,这种恶往往被置于人性普遍的冷漠、嫉妒、自私的基因之下,这点在《那个夏季,那个秋天》这本书中体现的也尤为明显。

《那个夏季,那个秋天》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一段青春记忆录。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莫过于光明未来的唯一出路,可对于耿东亮来说,考上大学只是一场逃离,逃离令人厌恶的父亲,逃离控制自己的母亲,哪怕母亲要求他只能选择市里的大学,他依然义无反顾的转身离去,他发恨般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师范大学,可人走了,母亲的牵绊尚在,母亲要求他每周六必须回家,到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吃鸡蛋,只有吃下了这两个鸡蛋母亲才会让儿子上床睡觉,母亲的理论很简单,天天在学校里头唱,哪有不耗“元气”的?耗了就得补。儿子说吃不下。吃不下也得吃。“妈陪着你,当药吃。”母亲所要求的必然是儿子要做的。“当药吃”,还能有什么吃不下去?
耿东亮听母亲的话,童年时代就这样了,母亲总觉得全世界的儿子都没有她的“小亮亮”这样人见人爱,别的孩子都是“野孩子”,她不许耿东亮和那群很“脏”的小朋友玩,这样一来耿东亮就孤寂了,可孤寂并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吃奶,耿东亮吃母亲的奶水一直吃到5岁,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亮亮5岁了还在吃奶,每当母亲来学校,小朋友们总会齐声说:“亮亮,吃奶”。这样的时候亮亮总是很难受,他变得越来越孤寂,越来越忧郁,可母亲不愿意给亮亮断奶,这种母乳的灌溉关系让她觉得幸福……
在本该快乐的大学时光里,耿光亮却被“炳璋”逮住了,炳璋是音乐学院的导师,膝下育有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唱歌的料,这让身为音乐导师的炳璋大为窝火,深感后继无人,偶然一次听到耿光亮的歌声,当下断定这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好苗子,他在耿光亮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每日里总是多加关照,刻意栽培,他计划用十五年的时间将耿光亮培养成最优秀的男高音,可这种严格的“关爱”却让耿光亮越发觉得压抑,他觉得老师越来越像自己的“母亲”了,这种相像让他觉得害怕,他再一次选择了逃离。
这一次耿光亮遇到了李建国-季侯风唱片公司总经理,李建国是一位“和蔼”的大师哥,他亲切的告诉小师弟可以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干点活,还能在他安排的酒吧里唱他最喜欢的美声,耿光亮觉得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酒吧的夜生活让他沉醉,他喜欢这种温柔富贵乡里的狂放之美,生活开始越来越顺遂,耿光亮也在李建国的安排下开始参加一些商业演出,丰厚的报酬让这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如坠梦境,他觉得自己的春天到了。

正当他沉醉在胜利的美酒中不可自拨时,李建国提出想和他谈一谈。
李建国:成名要早,同样,发财也要早,生意不等人,我们不会等你——我们等不起。谁都不可以脚踏两条船,每只船都有自己的码头,你什么时候把退学证明拿来,我们什么时候签约。
耿东亮:……这是条件?
李建国:不是,这是次序。
耿东亮:我必须退学……是不是……
李建国:我不勉强谁。我从不勉强谁。后天就开学了,你必须决定。但我不会勉强谁,我从不勉强谁。
耿东亮再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抉择,他回到学校提交了自己的退学申请,走出学校,他打通李建国的电话,是李总吗?耿东亮自己都听出来了,自己口气这么低三下四的,一副巴结的腔调,就好像反过来要求他了。耿东亮记不清是哪一个关节弄错了,明明是别人求自己的事怎么反过来要求别人了。放下电话,他再一次从口袋里拿出退学证明。
再见了,我的大学。再见了,我的男高音。
签约仪式完成后,耿东亮正式加入了季候风唱片公司,和他同进公司的还有舒展和筱麦,两个女孩子都是刚从学校退学后加入到唱片公司的新人,这次的加入使耿光亮意识到他的身份已和之前大不相同,他没有办法拒绝公司安排的不合适的商演、不喜欢的艺名、更加厌恶公司强行把他和舒展凑成一对,可他没得选择,退学后他每日过得都如丧家之犬,终日为夜晚在何处安眠焦虑,他觉得自己被逼入了墙角,前路漫漫无期。
耿光亮有一副优越的皮相,这份的儒雅的气质颇为他挣了不少好人缘,正当他觉得自己要夜宿街头的时候,他遇见了罗绮,四十多岁的罗绮是一位商业女强人也是李建国的顶头上司,两人并无过多交集,仅在公司组织的聚会上见过几面,这个腼腆清秀的大男生让他印象深刻,或许是因为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亦或是一些说不清的情感,她告诉耿光亮可以住到自己的别墅里。
那是一处郊外的住处,也是罗绮放松自己的休憩之地,她和丈夫分居两地,长久的独处生活让她觉得空虚且寂寞,耿光亮年轻帅气,这样一个小男生的加入让她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可渐渐的,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他们的关系慢慢逆转到不可挽回的深渊。
故事的最后,罗绮在接到丈夫的电话后匆匆离去,耿光亮没能留住她,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他一个人醉卧在没水的浴缸里慢慢睡去。

这是一段算不上长的故事,看完却让人不免唏嘘,到底是什么让这个腼腆秀气的大男孩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而等到古稀之年他又会不会后悔年轻时的决择?此书中还穿插了很多耿母的故事,这是一位可可怜的母亲,一段可悲的往事,真可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看起来不累的小说,篇幅不长,故事简单,很适合睡前阅读,闲来无事,不妨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