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每周500字

做人要争气(1)

2016-07-27  本文已影响190人  铜瓜豆
我的母亲出生于全国解放前夕,因为家里穷养不起,被送到了几十里以外的另一户人家,她的真正的生日也不知道。养父母把她当成男的来养,改名叫“代弟”。母亲从小身体不好,却没有被很好的治疗,养父母按照土方让母亲喝烧过的鸡毛汤。到了小学后,家里的大小活儿,洗衣做饭就压到了这个瘦弱的肩上,中午做完饭再去上学总是迟到,每每被老师批评母亲却无法辩驳。小学毕业后,养父母认为母亲已经认识几个字就够了,于是母亲辍学开始负担起全家的活计。因为长期干活,也或许是被拽过,母亲的一条胳膊明显的低于另一条胳膊很多。到了适婚的年龄,因为母亲是当作儿子养的,所以不能嫁出去。最后,找到了从深山里面出来的我的父亲。我爷爷因为是地主成份不好,孩子又多,我爸爸兄弟几个只能出来当上门女婿。

因为父亲是外来户成份又不好,在大队受尽欺负。经常被安排干最脏最重的活,还有人指使队里的傻子故意给我父亲难堪。在一次铡草时,父亲负责送草没注意咔嚓一声中指被轧掉一截。每每在这种情况之下,父亲只能默默地接受,一方面因为当时大队里都是讲究谁家大人多谁有势力,打架能打赢,另一方面我父亲在外的性格也相对懦弱。每每听到这些,母亲就会据理力争,为家里争一口气。

然而在家里,可能因为脾气不对,母亲的养父母天天挑父亲的毛病,经常吵架打架。最后,母亲的养父母要求我母亲和父亲离婚,让我父亲走人。考虑到我们姐弟几个,母亲最后选择了不离婚,但是养父母很坚决,不离婚就一起走人并诉诸法院。法院院长也是很同情我母亲的境地,但是出于当时的情况也劝我母亲把字签了和养父母断绝关系。那年我三岁,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大雨如注,我们一家所有的家当放在一辆手拉车上面,全家冒雨行进,搬入我们新的住所 - 以前大队养牲畜的马号。

新的住所比较简陋,老鼠到处乱窜,屋顶漏水一下雨就是锅碗瓢盆进行曲。生活虽然清苦,在我幼小的记忆里那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因为院子后面有个园子,里面有很多树木,下雨后就可以掰木耳,还可以逮知了,另一个园子里则可以采蘑菇。放假时,二哥也会在做饭时蒸一个鸡蛋我们俩偷偷吃掉。为了挣钱,父亲跑到盐化局去铲芒硝,虽然辛苦但不用在大队里受气。我上了小班后来上了小学,当时一个小伙伴和我关系特别好,他父母知道后不想让我们来往,因为我是穷孩子,但是我的伙伴才不理会他父母的话呢,依旧和我在一起玩。这时候母亲就给我们灌输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穷苦光景,虽然我当时并没感受到穷是个多大的问题。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