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勺人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从小到大,在佳佳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家里的掌勺人。
年轻时的父亲很挺拔,中等个子,喜欢长跑锻炼,肌肉结实,从不睡懒觉,是一名文艺青年,同时厨艺也相当精湛。
小时候,佳佳最期盼过年,总能吃到父亲做的美味佳肴。佳佳喜欢父亲做的高丽肉。她经常偷偷地去看父亲做菜的过程。
父亲穿着一件墨绿色拉链衫,里面配一件深米色的高领毛衣,外面系着围裙,先把买来的肥肉切成很多小条的,再裹上一层放了白糖的面粉蛋黄糊,然后挨个放到锅里油炸。
这道高丽肉成了家里除夕夜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外婆经常笑眯眯地对佳佳说:“你爹最能干了,做的菜又好看又好吃。”
吃完饭,佳佳和哥哥在青松毛上打闹,翻跟斗,跟外婆拜年,要红包,空气里还弥漫着高丽肉的香甜……
不知不觉,佳佳去别的城市读大学而后又工作了。
父亲也从青年变成知天命的中年人,这时父亲与母亲一起开起了一个餐馆。
经营餐馆四年期间,母亲收银兼管理,父亲从不曾休息过一天,还是理所当然地掌着勺。
只是他的厨艺已经从小家走进大家,去服务滋养大众了。
工作之余的佳佳经常去餐馆帮忙。每次去餐馆,带着厨师帽的父亲忙出忙进,顾不得和佳佳说话。在顾客全部用餐走完后,父亲才得闲去餐馆门口的大树下点燃一根香烟抽起来。
佳佳看到父亲额头上的汗珠,和油油的头发,混着一股餐馆的油烟味。中年的父亲已经开始发福,背没有以前挺拔了。
那些日子,父亲做的菜式更加丰盛多样,精益求精。为了开餐馆,父亲专门几次乘火车去广州学习烹饪粤菜。
于是,有口福的佳佳爱上父亲做的新菜肴,茄子煲,豆腐煲,各种铁板烧……
餐馆的回头顾客越来越多,他们都是冲着父亲做的独特,美味可口的菜肴,和母亲管理下热情周到的服务而来。
那几年的春节,一家人都是和餐馆的员工一起度过。
父亲把爱好融入进了经营之道,在成就自己的同时给他人带来美好的美食生活。用坚毅铸就梦想成真。
佳佳不曾想过的是,有一天她离开父母去了北方一个国际大都市,在那安家落户,工作生娃。有好几年的春节佳佳母亲都是与佳佳一家三口在一起过的。
父亲一个人在老家。他特别恋家,不喜欢出远门,他跟佳佳说:“你就是去美国我都不会去。”
开始佳佳有点不理解父亲,觉得他有点自私。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只是远方的佳佳会牵挂着老家的父亲,每在春节团圆的时候总会想起父亲做的高丽肉,茄子煲和铁饭烧。
佳佳母亲离家带孙女,一转眼孙女都已经小学二年级了。那一年快到春节的时候,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髋骨骨折做了手术。
这个家乡宝父亲,打破了不出远门的铁规,义无反顾地北上,挺身来到了佳佳母亲身边照顾她。
那天母亲刚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父亲买了机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当父亲出现在医院时,佳佳看到的是一个发胖略显疲惫的老人了。
父亲穿着一件黑色的毛领皮大衣。他走到佳佳母亲的病床面前说:“慧英啊,接到你的电话,我的心揪了起来,让你受苦了。我的脑海里不停回忆起佳佳和她哥小时候,那时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父亲是一个心软的人,说着说着不禁眼泪掉了下来。
曾经不愿出远门的父亲成了照顾母亲的人。佳佳和爱人照样上班,父亲每天买菜,烧可口的饭菜给一家人,还替代了母亲去接佳佳女儿放学。
佳佳女儿最喜欢吃父亲做的红烧肉。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脸吃出了两道腮红,粉嘟嘟的。
父亲去接佳佳女儿时,总喜欢戴一顶鸭舌帽,穿着呢子大衣。佳佳女儿的那些同学家长见了总问:“外公是不是搞艺术的啊,气质真好。”
父亲听了笑眯眯的。
那一年的春节父亲终于和母亲,佳佳一家人团圆了。还是父亲掌勺。
佳佳也终于又吃到了儿时记忆中的高丽肉。
母亲卧床了半年整,父亲也放弃了老年艺术团的生活,足足地照顾了母亲半年。
佳佳记得回程火车快驶进家乡的时候,父亲兴奋地像一只自由快乐的小鸟。
佳佳内心充满了内疚之情。
原来父亲的心是如此柔软。在他的内心,爱才是第一位的,那是对妻子的爱,对女儿和孙女的爱。
苍海桑田,世事变迁 。
佳佳看着女儿迈进了大学的校门,而自己的父亲是真真正正的老了,他已年近耄耋之年了。
就在去年八月份佳佳一家人在外面旅游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父亲中风住院了。
等佳佳安排完手上的工作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一个年迈,面色黯淡,两眼无神,嘴巴歪斜的父亲。
今年九月,佳佳终于忙完工作回来陪父母一起生活。
曾经一家人的大掌勺放下了他手中的勺子,安安静静每天看看电视、睡觉成了父亲生活的主要内容。
父亲每天吃母亲和佳佳做的肉圆子,也乐在其中。
佳佳常常给父亲艾灸,和母亲在陪伴父亲的日子里,也把更多的爱揉进了肉圆子里,倾注在了艾条里。
掌勺人变成了一家人呵护的对象,一个大宝贝,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