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月亮和六便士》| 梵高、高更的天才之路
前阵子《至爱梵高》在上海电影节上映,这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油画电影讲述了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不管内容如何,单是那一帧帧画面就美的让人想哭。
文森特·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开创了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先河,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艺术走向,这种表现主义后来延伸到音乐、文学等艺术方面,成为引领20世纪艺术家膜拜的对象。
然而这些都是他死后的殊荣,在他活着的时候却一生贫困潦倒,他卓越的才华非但没有为他带来名誉与收入,反而成为他的负担和羁绊,让他时时挣扎在困苦的现实生活和瑰丽的精神世界的不协调之间不能自拔。
他性格孤僻,小时候有些自闭症,长大后生活的不顺遂更有些精神失常,曾一时悲愤割下自己的耳朵;他一生孤独,在世时他的才华并不受到认可,他也不附庸当时的流行审美,他没有朋友,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不好相处的怪人,就连最后死在麦田里也被认为是精神错乱后的自杀。
伟大的艺术家或者说伟大的天才都很难为同时代的人理解,这让我想起了与梵高齐名的另一位著名画家——高更,以及以他生平作为蓝本的著名小说——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梦想:不是用来去追逐的,而是它找到了你从此就无路可逃
保罗·高更23原是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偏偏天赋这种东西在芸芸众生中独选中他,每天在他耳边窃窃私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在他脑海中萦绕辗转。
终于在他35岁这年,辞去待遇丰厚的银行职务;38岁的时候更是抛妻弃子与家庭断绝关系,钻进荒林,跑到荒岛,离开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回到简单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过起野人的生活。
很传奇吧?确实,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传奇经历即使他不是影响世界的画家,也足以让人称道个几百年了,可他偏偏又是被梦想选择的人,偏偏是影响世界艺术史的人,偏偏是一幅油画拍卖到3亿美元的人,虽然这些是在他死后才有的。
他同梵高一样,在世时不被大众审美接受,他的画展收入金额是零,贫病交加与丧女的打击让他想到自杀,得救后画了一幅传世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而这三句疑问也同画作一样,成为今天所有艺术家和思想家的终极问题。
毛姆以高更为素材蓝创作的《月亮和六便士》虽对高更的人格不尽真实,但人物基本经历与思想历程却是如出一辙,也正是这部小说让高更出众的才华与过人的勇气得到世人关注,而作为传记小说,这本书确实难得的既还原又精彩。
在书中高更化名为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好长,后面简称“老思”),在不惑之年被艺术之神选中,那创作的欲望犹如赖以呼吸的空气,供应生命的血液,可以代替食物和水,代替名利与尊重,代替爱情与家庭,成为他生存的根本。
他不是去寻求梦想,不是去追逐梦想,而是梦想来临的那一刻,他便如“魔鬼附体”无处可逃。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毛姆笔下的老思,40岁之前是证券经纪人,妻子贤惠,儿女双全,受人尊重,往来权贵,他来的地方是众人艳羡的幸福美满,是现代社会的中产阶层生活的标杆。
但这些在他被“梦想附体”并发现“我是谁”的时候彻底颠覆了,只留了一张简短的纸条便抛弃了毫无经济能力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远走他乡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在他奄奄一息快病死的时候,恩人将他收留治疗,他却霸占了恩人的妻子。
有上顿没下顿,画作被人嘲讽,没有半个亲朋他统统不在乎,哪怕是基本的道德和人性也不能约束他半分,因为他找到了“我是谁”并决心去做那个人,只纯粹的去做那个人,为他的创作欲去活的人。
这似乎很难理解,但世上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似乎都是这样。他们被天赋找到,这个天赋不一定是某种才能,而是发现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我们从父母的怀抱中来,我们叫一个满载希望的名字,我们将寻找幸福的生活。
但这其实是个非常可怕的脑洞,很多人想着想着就想死了。
如果抛弃所有的物质,名利,家庭,安全感,道德,回归到生来肉身凡胎不着一物,回归到原始的终极,我们到底是神的创造还是自然的演化?是灵魂的轮回还是随机的幸运?是被美食与爱情、道德与荣耀来喂饱欲望驱使的生命还是追求美与漂浮在无涯时间之流与混沌宇宙中的灵动?
也许这么玄妙的脑洞是艺术家和思想家的事情,或者我们可以将思考回到现实中来。如果一无所有那么我们是谁?身上或灵魂中的哪个属性不可或缺?是做一个音乐家?做一个富豪?还是做一个妈妈?
也许你要笑了,你要说为什么我不能全部拥有?
是啊,我也这么想的。不过如果是开脑洞,只能选一个呢?
细思恐极,所以我说这是个很可怕的脑洞。
月亮够不到,六便士嫌少
毛姆将这个玄妙的问题归结为“月亮和六便士”。
为什么是月亮?因为月亮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却得不到的所在,是灵魂的追求,是关于“我是谁”的追求;
为什么是六便士?因为六便士是英国钱币的最小单位,是我们人类现代生活下的文明,是关于衣食与感情的园囿。
要月亮还是六便士?只要月亮会饿死,只要六便士会庸俗, 两个都要又会彷徨,于是最后月亮够不到,六便士又嫌太少。
对于仰望天空的人,我们说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你却只看到月亮;对于低头走路的人,我们说多美的月亮,而你却只看到了六便士。
于是总是彷徨纠结,总是不满足。总是拧巴别扭。
甚至扩大开来,到底是该创业还是打工?生活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镇?结婚该找有钱的还是有情的?其实不论选择哪一个并且坚持下去都不痛苦,纠结和这山望那山高才最痛苦。
因为这只是价值观的不同,只是左和右的区别,而不是对与错;只是东与西的选择,不是高和低的判断。崇尚价值多元的今天,月亮不一定就是床前明月光,六便士也未必是粪土万户侯。
找到“我是谁”,然后哪怕一无所有也坚持下去,这便是天才之路。
其实我们都有天才属性,只是想要的太多,走着走着,就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