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3.14读书会之后
我一直以为,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每个人对读书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自己心中所憧憬的阅读,不是“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六十五页”功利式的灌输,也不是“接下来请按以下步骤操作”的机械式的说明,文字的本身,应该是有温度的,是裹挟着作者情感的,或激动,或压抑,或朴实,或惊奇。仿佛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正坐在你的对面畅饮欢谈,抑或是作者自己,与你并肩走在世间,将尘封的记忆,禅悟的哲思娓娓道来。
幸而自己未曾因为儿时学习语文的功利性而彻底放弃了读书的爱好。犹记得曾经学习诗词鉴赏,老师分析答题的套路,一提到宋词,就一定会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可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时的学习方式,没能留给语文更大的阅读空间,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拼凑出了词人的情感。直到今天,重读宋词,重新了解那段历史,才慢慢懂得了苏子瞻笔下逐不尽的天狼,陆放翁笔下回不去的中原,文天祥笔下拼不回的山河。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曾一直不理解,《查令十字街84号》的海莲小姐,为什么放着出门几个街区就可以到达的书店不去,一定要向大洋彼岸英国的一家二手书店写信买书呢?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他们之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读者与卖家的关系。海莲的身边,一直没有,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分享读书时想法,同样爱书的人,所以无意中写下的一封信,便成了连接一群爱书人之间的纽带。碰到难得孤本绝版典籍时的欣喜,遇到糟糕印刷低劣翻译时的愤怒,都藏在小小的信纸中,寄托着远隔万里,无处安放的心。
所以当后世谈论起海莲和书店老板弗兰克二十年间书信来往的情感,友情也好,错过的爱情也罢,都未免粗俗片面了些。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群孤独的爱书人间的惺惺相惜。当自己读的书慢慢多了起来,接触到的爱书人慢慢多了起来,便愈发理解了这种情感,愈发懂得了,有一群可以知心的书友是多么的珍贵。
读书的过程,就像是修筑爱斯基摩人的小屋,读过的一本本书,就像小屋的一个个砖块,压平,夯实,沉淀下来,慢慢为自己构建起一个小小的家园。但这个过程,也是逐渐与外界产生隔阂的过程。读的书越来越多,经历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破碎与重组也越来越多,就越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小屋越来越高,可心门却也渐渐关闭了。
而写作,就像是在这小屋里,打开了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让空气挥散开,为自己开启了一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但这还远远不够,写作时的快感,只存在于文章诞生的过程中,头脑中澎湃翻滚的文字,待落笔的那一刹那,一切都结束了。毕竟,写作,只是一种内心想法的记录,却难以激荡出更大的火花。
直到我知道有读书会,亲身参与了一些读书会后,我才发现,它就像是为你的小屋开启了一扇门,让你可以请朋友们进来做客,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也可以受邀去朋友们的屋子里小聚,曲水流觞,泼墨挥毫。一场高质量的读书会所带来的情感冲击,远远不止单纯的阅读分享时的快乐那样简单,它让我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同样爱书的人,在不同的时空维度,做着一件相同的事。也许是,读着同样一本书,也许是,念着同样一个人,也许是,回味着同样一个故事。
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爱书之人,如果你在读书的同时,也十分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不妨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为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带上一本好书,与我们相聚雕刻时光咖啡馆,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微沙龙,让指尖划过的书香,点缀生活中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