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西

戏说恐惧

2017-11-25  本文已影响2人  泽西_

恐惧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了。从婴孩时期容易被吓得啼哭,到成年后因为恐惧变得焦虑。可以这么说,恐惧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逃避的话题。

也有人说,内心强大的人不会恐惧。还有“酒壮熊人胆”,看恐怖片锻炼心智的说法。但其实呢,我以为外源性的惧怕或许还可以化解,譬如灾后的心理重建,就有包括音乐、谈话、运动等一系列康复措施。而内生性的恐惧,其实也分两种。一类,是对前途未卜的诚惶诚恐。关于这一点,实习生为什么总是战战兢兢也就能够理解了。另一类则是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而催生的恐惧。譬如最近沸沸扬扬的幼儿园虐童案,事情的风口很快就由关注事态发展演变成对中产们的焦虑情绪。不消说,这种焦虑情绪发展起来,恐怕就是抑郁症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不妨换个口径来衡量一下恐惧的作用。比如国家之间的恐惧。经济、军事是内在指标,没有这二者的支撑,再过硬的外交手腕和舆论导向都是纸老虎。失败者如京巴布韦老总统穆加贝,把白人农场强征之后,效率低下、管理能力匮乏的黑人们无法良性运转农场;此后这个有“非洲粮仓”的国家走到了货币超发,经济糜烂的崩溃边缘。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京巴布韦央行一度穷到没有买纸的钱来印钞票,可以说是政坛上的非常之观了。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新总统宣誓就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经济。

再缩小范围聚焦社会圈层。中年群体作为一个国家中产阶级的绝对多数,社会资源的聚拢效应相当明显。不信你打开任一电商平台首页,下拉不超过三行,立马出现“中产阶级新口粮”此类口吻为噱头的字眼。或者留心高赞作者的文风,避不开的话题就是中产阶级的焦虑情绪,“油腻”、“凌晨的麦当劳”、“静坐车内听引FM”,都引起巨量转发。潜在的催生逻辑是:生活不易,中产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友好,既不是境外游的浮光掠影秀出的风采,也不是高端论坛的觥筹交错映衬的爽朗;更多是地铁车厢的摩肩接踵,是菜场里外的讨价还价。

最后再来谈谈个人都会经历的恐惧。学业有成,恐怕是评价的第一杆标尺。第一学历、985、211、海归,这些词被口口相传得实在有些让人厌烦。没能赶上这趟车的人都在疯狂补票,以期能够捅破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婚姻大事,就当仁不让成为次要衡量标准。古传一命二运三风水,排名第九的就是交贵人。什么是贵人?知己好友当然算,重视培养你的领导也列其中,那么天天陪在你身边的爱侣,必然高居首功。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就职演讲中,感谢了他的太太。且不拿年龄说事,就单拿他力排众议说服内阁,让第一夫人成为有实际工作内容的职务这件事,这个勇气就非同一般。

图片来自网络

生老病死是永恒规律,有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怕死。个人以为,这句话没错,但应该加上注释。怕死,是怕死得不值,不是怕没能长命百岁。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惧的是没有好好生,没在有限的生命里燃起足够的火花,盖棺定论之时,反倒不必惶恐了。据说爱因斯坦临死时用德文吐出两句临别之言,可惜临床的护士听不懂,没能流传下来。但其实想想,这点细枝末节并不影响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恐惧如同弹簧,好好生活,恐惧的分量会逐渐消弭。尽管不可能完全抵消它的影响,但总不至于让它毁了你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