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冬至:吃汤圆的日子,你长一岁了吗?
冬至,不知道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
也许是一份淡淡的乡愁吧。
又是一年在外的日子,现在想想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在家里过过冬至了。
在闽南,冬至真的是蛮重要的日子,有这么说:“冬至小年兜(除夕)”,在我们那边,冬至这一天,要吃汤圆,吃完汤圆就意味着你长大了一岁。
小时候,总是一大早就叫母亲煮汤圆给我们吃,想快点长大,没想到现在却总是会说:“今年不吃汤圆了,就不会涨一岁了,我还年轻”。
突然觉得,有些情感在记忆深处一直徘徊着,当拿出来去翻看的时候,一下子让你热泪盈眶,却笑着说,以前好傻,但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下班来到超市想买点汤圆,在冰柜边转了两圈,却满满的都是饺子。看到一个大姐也是转过来又转过去,我点头微笑说:“你也是在找汤圆吗?”她笑了笑,“是哈。”突然有种很亲切的感觉,都是漂泊的人。最后我们两个在冰箱的角落找到了几包芝麻的汤圆。
可能是想找寻些什么东西,我不是一个喜欢吃汤圆的人。但是,不管在哪里,每个冬至我总会去买来煮,就吃三颗。然后告诉自己,“谢三年,你又长大了一岁,接下去要继续努力哈。”
在郑州读大学的时候,不管什么传统节日,围绕的都是水饺。元宵水饺,冬至水饺。而我们却只想吃汤圆,但是,也都只吃几颗。我知道,大家真的都不是喜欢吃这些东西的人,只是因为它承载的意义,那是属于我们的一段人生。
那会,我们会从大学城坐了一个多小时到城里找大哥吃汤圆,还是苦苦哀求食堂阿姨给我们煮的。再后来我们就改善自我了,用酒精锅在宿舍煮。然后送给那些闽南的好朋友一起吃,说要一起长大。郑州的冬至总是下着雪,蛮冷的,拿着汤圆的我们,却是幸福的。但是,渐渐的,不知道为什么,走散了好多。
几天前,母亲就跟我说他在“搓圆”,红白两色的圆子放在一起,拍了张照片给我看,问我说:“又一年冬至了,想不想回来哈?”我笑着说:“我到时候自己去买,买水果味道的,好吃。”(附一张我妈毫无拍照技术的汤圆仔~)
闽南冬至:吃汤圆的日子,你长一岁了吗?其实,吃来吃去,还是家里的这些个小圆子好吃。
小时候每到冬至的时候,总会围着阿嬷“搓圆”,但是,阿嬷不让我碰,说我手脏。我洗完手后屁颠屁颠的过来,开始揉。做自己喜欢的造型,要不就做的很大,说要自己吃的。但是一会儿就会玩累了。
坐在哪里听阿嬷说:“吃冬至圆就要涨一岁了。我们十五吃“头圆”,冬至吃“尾圆”,这样子就头尾都圆,今年从头到尾圆圆满满。”
小时候阿嬷总是跟我们说:“冬至不回家无公嬷”。而我们总会笑着说:“阿嬷,我们才不会出去,每年都会在家过的”。谁知道,出来五六年了。
那会母亲总是一大早就会把我们叫起来,说要拜“床母娘娘”,小时候的我也不懂,只会跟着母亲这边走,那边跑,拜完家里的。就会跟母亲挑着很多吃的到祠堂里祭拜,有“三牲”、“五谷”、“六果”、鸡鸭鱼肉,等等之类的。而我这时候的作用就是帮母亲“折金”。拜完“公嬷”,就来到庙里。还没有成年的我,听母亲说我拜了“老夫人”做干妈,保佑我长高长大,可能现在有这么高,是神佛的眷顾,然而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老夫人”是哪尊。
但是最让我开心的是拜完后回家就会有很多吃的—那些东西神佛吃过的东西。现在回想,为什么小时候这么喜欢这些节日,可能是因为会有很多贡品可以吃吧,还是你可以名正言顺吃的东西,因为母亲说了:“吃了这些,会读好书,会快长大。”
那些记忆现在想起来仿佛昨日,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总想着赚大钱,然后光鲜亮丽的回家。但好像每年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父母还总是在问着:“啊你在外面是行不行啊,啊实在不行你就回来哦,啊你有没有钱啊。”用一番很老土的本地方言在讲这些话,而你听后总是潇洒的说着:“啊你是在开玩笑吗?稳稳妥妥的啦。”
有些话,总是在说,但有些情感却一直不变。
所以,可能冬至的汤圆对于那些在外的闽南人真的是内心深处的一份情感。即使,在都是饺子的世界里,我们也不忘初心,因为这是我们一路走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