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并非法律
一些数字货币狂热者,希望生活在一个完全由区块链规则处理的世界里,并从对政府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总喜欢引用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莱斯格说的“code is law代码即法律”这句话。一些人对这句话做了过度解读。劳伦斯·莱斯格从未说过软件代码可以代替现实法律,他只是说代码限制了计算机部件的行为,因此代码在一定程度上有法律的特质。若认为代码可以代替法律,则难免是过分贬低了法律的作用。假如法律仅仅是一系列指令和规则的集合,那么我们或许真的能在电脑上用算法协作,仲裁并执行我们所有的数字化交易活动。但法律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它更为深刻、广泛。
比如2016年6月发生的The DAO去中心化投资基金攻击事件,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不会有其他教训比这来得更深刻了。一名身份不明的参与者发现,自己若能编写一个程序与智能合约互动,就可以持续要求提取并收到资金,并发送到一个其控制的非官方的DAO账号里。在发起攻击后,这名攻击者建造了一个虚拟版本的“失控提款机”,而这个提款机无法被这个完全自动管理的DAO系统关闭。(源自区块链:赋能万物的事实机器)
如果代码即法律,那在此代码有问题,法律也就有问题了。区块链技术并没有完全移除对信任的需求。实际上,它还为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拓展了信任的边界。虽然软件利用区块链内的记账体系移除了对中心化机构的信任,但我们在“链外”的环境里还是需要信任其他人的。
>>>>当初看到:“code is law 代码即法律“这句话,深感震撼,区块链技术太牛了,未来律师这个职业不是要消失啊,看到围棋冠军李世石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战败后独自流泪,我也内心流泪,世界将被区块链、人工智能革新,想想很多人也将被技术革了命,律师被智能合约替代,会计被机器人替代.....就有了忧患意识,于是跟很多人一样,扎根到数字货币领域,给内心一个安慰:在紧跟技术潮流。其实就是在项目方的鼓动下买卖虚拟货币的游戏,技术方面还是一窍不通,也是在自欺欺人中生活。
其实数字货币价格的虚高就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带来的膨胀,有人用个段子就制造一个神话,造富神话就带着许多人蜂拥进场,神话故事越美好,持续越久,人们滞留的时间越长久,书写故事的人也仰天长啸。
智能合约可以代替人执行简单的程序性操作,但它至少不会吵架,不会解决人类纠纷,好的、高明的律师永远会炙手可热。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记账,但它不能做出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还是需要精算师、会计师完成......
所以面对新的技术、新潮流,我们要持有独立审慎的态度,世界会发生改变,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但现实的路还很坎坷,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个人的才能提升了,技术学到家了,就不会被机器替代,总有更高的位置是留给聪明而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