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今天我们来聊纳兰性德,聊聊他的爱情。
公元1674年(康熙十三年),纳兰性德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成婚,纳兰和他的夫人卢氏的婚姻,有一种说法是说他们是政治联姻。
京官和地方封疆大吏结为亲家,在朝廷中是最好的选择。所以纳兰的结亲也带有一个浓厚的政治色彩,所以这段婚姻两家都很满意。
卢氏不仅长得漂亮,同时知书达理,卢氏的温柔体贴,让纳兰对她更加爱护,卢氏也是纳兰一生用情最深的一个女人。
只是这段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仅仅三年之后,卢氏难产去世,成为了纳兰性德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此后他一直活在悲痛之中,写下了很多的悼亡词,以此来怀念卢氏。
佳人已逝,纳兰性德始终是郁郁寡欢,面对过往的爱情,还有对于卢氏的一片深情,一度让他难以自拔,所以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词纳兰性德的无奈,还有对于妻子的怀念。
对于纳兰性德来说,卢氏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是他精神上的寄托,所以后期的纳兰性德变得越来越伤感,终日里以泪洗面。
纳兰性德的多情成为了一种精神负担,也正是这个时期,他读到了江南才女沈婉的词,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虽然贵为富家公子,纳兰容若却没有一般贵族子弟的纨绔张狂和放荡任性,反而志趣高洁,真挚热诚,喜欢结交江南的文人雅士。
其中,有一位叫顾贞观的汉族文人与纳兰容若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交流诗词。
于是纳兰写信给远在江南的好友顾贞观,表达了对于沈婉的爱慕之情。当时的顾贞观接到纳兰性德的信后,马上就明白了纳兰性德的心思,找到了沈婉从中牵线搭桥,两个人开始互通书信。
沈婉是江南有名的才女,作为江南名妓,沈宛不仅会唱歌,还会吟诗作画,且十分精通。
她也非常欣赏纳兰性德,在信中也是表达了爱慕之情,还专门前往北京与纳兰性德见面。
纳兰性德在见到沈宛以后,立马就被她吸引住了,两人可谓是相见恨晚。
情投意合的两人,很快就成为很好的朋友。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纳兰性德更是深深地爱上了沈宛。
可是即使他们相爱,当时满汉不通婚,即使通婚纳兰明珠也不会让他的儿子娶一个歌妓当小妾的。纳兰没办法,只好在外面买了房子,把沈婉当外妾来养着。
纳兰当时是康熙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工作非常忙,忙起来一连好几天不回家,更不用说陪伴沈婉。沈婉就这样的日复一日等着纳兰,等到绝望的时候,沈婉告别了纳兰回到江南。
纳兰性德当时也是痛苦不已,还在分手时写下了《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一词,诉说着离别之苦,通篇也是句句伤感。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清·纳兰性德
赏析
《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
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设想那个女子正在偷偷垂泪,这里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应该搭配“满眼秋风”才是,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而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喜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并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的心情却早已步入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下片“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欢期”是相见、欢聚的意思,而“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
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容若几笔淡淡的勾勒,令整首词跃然纸上。这些千古名句如同一轮圆月,在漆黑的夜里闪着清冷的光芒。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