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语文学习

从《散步》看散文教学

2019-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秋之准备

散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言说方式,感悟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分享作者个性化的人生经验,从中获得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余映潮老师的《散步》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出了示范。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独特情感

1.教学活动指向明确

这节课的三个活动,教学落点都指向体悟作者情感。活动一中“拟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活动的旨归在于读出课文的味道,而不是老师们惯常的做法:概括课文内容。活动二中的朗读指导,变换角度,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波澜”“带着深深的体会”,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角度的要求,这些要求均指向情感的体悟。问题指向明确,学生在思考交流的时候,就顺着这个方向进入到课文情境中了。

2.围绕目标逐层深入

无疑,散文教学目标应该是引领学生通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余老师在这节课中为达成这一目标,设置了三个有梯度且逐层深入的活动链。“理解文意”是整体理解和把握,“朗读课文”是沉浸情境去体味,“品味语言”是跳出语境去审视“这一篇”的言语表达。三个活动紧紧围绕体悟作者情感这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整体反复进入文本。

3.贴着语言品味情感

黄厚江老师说,散文教学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通作者的心灵。余老师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进入到作者的个性化的言说方式中,在字、词、句的品析中感受“我”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对话时,补充、提升着学生的发言,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句子特点,让学生透过“这一篇”独特的表达去触摸作者情感。

(二)研读启示

1.依文体而教

阅读的实质就是文体阅读,不同的文体采用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是不同的。教学散文,不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作者所写的人、事、物、景上,而应该聚焦情感表达,引领学生透过作者独特的表达去体悟作者的情感,在朗读、品咂语言的过程中增长语文经验,获得启迪和美的享受。比如我在教《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抓住“铺排”这一手法,引领学生朗读、研读,通过端木蕻良独特的言语表达,解读其内心深处汹涌澎湃的对土地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明确了散文教学应该教什么,那么“怎么教”就能在正确的方向下推敲、确定教学活动。

2.依学情而教

不同学段、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方法和策略应该有所不同。余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很多启发。《散步》是七上的文章,面对新七年级的孩子,教学活动宜活泼、有趣。这节课余老师设置的活动以及活动呈现的方式,既巧妙精致,又灵动富于变化,使学生始终处于深入学习的状态。而研读余老师高中的散文教学,会发现鉴赏性、观点性的活动比较多,符合高中学情。两相比较,可见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立足于对学情的预估和把握之上。脱离学情的教学设计,只能自说自话,低效甚至无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