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数学太难对谁都一样么?错,父母别误解了这3类学生
父母成长营
先摘录一条留言:闺女文科考生,昨天出了校门就哭了,说数学难的很,估计要复读了,本来数学就是她的强项,这下搞砸了,当时我心里也不好受,还是安慰她,没事,你难别人都难啊,然后晚上就在头条上看到各种数学难的评论和吐槽,我就拿给她看,让她静下心来,忘却数学的不快,继续第二天的考试,现在刚把她送进了考场,状态看起来还不错。希望文综和英语能让她考出正常水平吧!
首先,我要对这位家长说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处理的很及时,化解了孩子的心里疙瘩,可以让孩子顺利平复心情,积极参加下一科目的考试,这一点做的完全正确,应该加10分。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数学难究竟是不是大家都难,对大家一样公平的,其实这里面还是有一点误解,或者说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你先别急,先理性的平复一下心情,然后再往下看。
高考数学的难易程度对大部分同学是不一样的。表面上是大家对于同一张卷子,你难我也难,你简单,我也简单。除非2003年那样特殊的年份,那一年高考数学平均分只有55分,当时有一个学霸,平时模拟考试都是140分左右的,结果这次考试下来打击很大,只考了63分,那么,这种极端情况下,对大家确实是一样的,学霸63分,学渣再不济也弄个二三十分基本分,差距就小了,因为他简单一些试卷本来也就这么多。
但除了这样特殊的年份之外,其他的高考数学卷基本上维持在一个正常的难度系数范围里面。这种情况下,就要看情况了。
第一类学霸级的考生。
学霸级考生对于这种试卷应该不会存在太大障碍,因此他们会从容应对,并且果断拉开和原来中上等学生之间的水平,因为他们平时研究的题目比一般同学钻研的难一点,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如果考试题比较简单,那么他们就会比较伤心。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想以数学这个科目拉别人几十分的。如题目出得太简单,就拉不开分数了。
第二类中上等学生
这里的中上等是指数学成绩平时维持在120-140之间,那是没有遇到障碍题的情况下,他们和学霸的距离不会很远,十几二十几分的差距。这部分孩子如果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就会被迅速拉开距离,加上这部分孩子在考场的情绪如果不太稳定的话,就会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其实每年所谓发挥失常的孩子基本上属于这类中上等的孩子,平时父母看看孩子成绩都是可以的,属于优秀一级,和学霸也在前后位置,而一旦遇到难题,就会显形,回归到中等水平,在父母眼里就是发挥失常了,其实在孩子心里明白这是自己正常的位置。
其实,中等学生还是希望题目出的简单一些。如果简单了,他们有可能在后面的压轴大题也做上一部分。这样我就能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而且总体上和那些学霸也拉不开差距。所以最希望提出简单的还是中等生。
第三类中等偏下或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在数学这一科目上处于看心情得分,基本分可以做一点,难题基本不碰或者瞎蒙,对他们来说,其实试卷难度没有什么大的感觉。走出考场呢,也不知道题是简单还是难一些。总之都考个差不多的分数,反正都是蒙的。如果这次试卷难度大一点,对这部分孩子是最有利的,因为一部分中等孩子会和他们为伍,他们的志愿填报也可能进入中等生的行列,因为最后的志愿填报根据的本省的考生名次,而不是分数,因此当试卷难度一大,中等生和一部分中等偏下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利好。
其实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和平时考试的成绩也出入,还是比较大的,并不是完全和模拟测试一模一样。因为进了考场不仅仅是看试卷难度,还有孩子的心理稳定性,有的孩子心理素质差一点,进了考场就头晕,手抖,写不了字,俗称的晕场,那就麻烦大了。而同时,那些心理素质好的同学显然会在这次考试中能够得比平常更高的分数。
许多家长都在咒骂高考题,其实也不必如此,高考题当然不可能和平时做的习题完全一样,变变数字,那就没意义了,它担负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必然有一些原创的,从未见过的综合型大题,这样就考学生的一个心综合理素质了。
最后我再唠叨一句,不管高考数学题出的简单,还是难,都已经属于过去式了不能改变了。你能改变的是下一场考试,所以爸爸妈妈要稳定孩子情绪,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天测试中,能够超常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