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让你明白怎么孝顺父母文章
80后这代人,陆续都开始面临上一辈渐渐老去的现实,随着自己能力和阅历的增长,再加上那句可怕的“子欲养而亲不在”,身边的人都开始有意识的找机会“孝顺”父母,可在与父辈相处的过程中,多少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种问题其实是源自彼此诉求的误判。
前几天,老爷子作手术,赶回老家陪了一段时间,陪二老聊了不少,聊起孝顺,我说我是孝而不顺,两代人生活和成长环境完全不同,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差别,大家回想下父辈们接触微信后转发的朋友圈就明白我说的意思了。
孝,善事父母,顺,从父母意,前者自当如此,后者则有个度的问题,过了,就是愚孝了。
就好比父母觉得日本人都不好,见了日本车就要砸,我自当游说制止,解释缘由,但如果父母只是疯狂的爱看抗日武侠片,那就随了二老心意,这其中就是“顺”的度。
到了我们这岁数,手里多少都有点积累,想起远在故乡的父母,第一反应就是给钱,这会儿肯定有愤怒的青年会指责说“父母需要的是陪伴”,可实际情况通常是儿女回乡前几天稀罕的跟什么似的,不到一个礼拜就开始嫌耽误他们麻将扑克广场舞了,可别低估他们丰富的晚年生活。
东方的哲学,讲究个中庸,说白了就是个度,说到度的把握,首先就需要对这人或事儿要有足够的理解,孝顺也不外如是。
说着说着感觉像是在总结方法论了,但其实真的如此,孝顺的手段是有高下之分的,手段施在二老的痒痒肉上,就事倍功半,拿我自己距离说吧。
▌关于给钱
到了我父母这个岁数,大多数都开始了退休的晚年生活,每个月退休金领着,其实啥都不缺,你给多少钱二老也是照着日常开销花,最后还是都给你攒着了。所以大概25岁之后,我就不给家里钱了,反正给也不要,索性每年回去就看家里缺啥就买啥,爱看抗日电视剧是吧,换大电视,装光纤,配电视盒子,想怎么看怎么看;年货太多没地儿放,再添一台冰箱,钱其实没多少,但老两口乐呵半年,家里来客人就跟人吹“电视儿子给买的,还有冰箱,可能装东西了。”你要是真给个十万二十万,可没这效果,这就是父母的痒痒肉。
我妈是个对互联网、科技完全无感的人,至今还用老家当地商业银行的存折,连银行卡都不用,电话费、水电煤都跑银行排队交,后来我全给绑了自己的支付宝代扣,后来觉得老人出门溜达去银行也是个锻炼,所以就单放个最便宜的水费出来让她跑一趟,结果呢,还是见谁跟谁吹“我们家日常这些费用都是儿子给办了”。
老家有几套房(5000均价的小城),在收租,老妈时长跟我唠叨说快到这个月交房租的时候了,言语中喜悦外露,老人家倒真不是为了那几千块钱,他们这代人对于每个月的进项有一种执拗的欲望。如果真的给她100万,估计她也就开头乐呵个把月,就替我存起来该咋过咋过了,可要是给他换成我们老家的三套房子,每个月收租,那她的乐呵劲儿,就连绵不断了,不用责备老人家没出息,父辈们都辛苦了几十年了,经历过匮乏的时代,需要这种安全感也很正常。
总之,给钱表达孝顺的方法有很多种,效率最低的就是给现金,多了解了解父母,把钱花在刀刃上。
▌关于陪伴
这个话题有点政治不正确,但我真觉得两代人之间是有代沟的,这种代沟表现在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甚至已经不太契合的生活习惯,基于各种客观条件,这些问题难以填平,所以我们这个年纪大多数的久别重逢,都只维持在开头的喜悦,迅速的会向各种彼此迁就上演变,自己不舒服,老人们可能也别扭,所以一直以来我陪伴父母的秘诀都是“少时多次”,每次时间缩短,根据父母思念的强度,适当的提升频次。
▌关于心意
传统的孝道文化,对于老一辈其实有比较深的影响,父母对于儿女的期望不仅仅体现在望子成龙上,还有就是子女对老一辈的反哺,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妈总喜欢执拗的一遍遍问我“我老了后,你养我吗?”现在想起来这句话跟自己老婆的“你爱我吗?”一样,父辈们需要情感上的寄托,在亲情上也同样需要“安全感”,而所谓子女的心意,其实就是不断的加固这层“安全感”,方法和手段有很多。
每周固定时间给家里电话,聊聊家常,问问近况。
节日、生日都做好提醒,提前准备问候、礼物,礼物总好是花心思而不是花钱的。
给父母寄一些吃的喝的用的,哪怕他们不见得都受用。
避免报喜不报忧,分享你的成就和喜悦,也适度的透露你遭遇的小困难,让父母感觉自己仍被需要。
父母平时有什么爱好就多跟他们交流,我就总给老爷子推荐最新的抗战片,问我妈斗地主多少分了,给她充Q币,冲高分。
总之一句话,不要吝啬表达你对父母的挂念,用各种方式去传达你的情感。
尤其是已经扎根于外乡的这批80后,想想看跟父母见面的机会还有多少,人不在身边,心意就必须常伴,别让亲情放凉了。
其实孝顺这事儿,一句话根本讲不明白,嗯,没错,我当了回标题党,就写到这儿吧。
题外话:
老爷子生病手术,加上自己也在12月例行病了一场,基本上脱离了工作前线,所以没再写运营方法论,分享一篇自己的小感慨,想来看运营方法论的同学们可别脱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