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艺术的天赋——一凡老师课堂笔记(1)

2018-09-22  本文已影响108人  暗影里的叮当

一,前言:分享艺术和艺术教育里最动人的东西,给想学画画和热爱画画的孩子和大人

起因:看到许多艺术培训机构在用错误的方式教画画,南辕北辙的学习模式使得许多孩子反而成了艺术的绝缘体。

1.在结果上下功夫,让孩子拿回家一件挺像样的东西:有线条、颜色、形体、综合材料,就是没有孩子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完整却非常相似,只是在简单地照着老师的画来画,是在拷贝老师的咀嚼物。

2.在过程中搞花样:孩子们在课堂上玩得开心随意,结果也太随意,没有主题、题目,没有因人而异的探索和指导,只是在用手工打发时间。

3.以考试为目的的绘画教育:过份重视形式和技术,早早让孩子落去窠臼和套路,丧失了让孩子建立自己表达感受体系的机会。锁定效果、追求速成的应试教育切断了孩子了更多的可能性,还有更可贵的独立性。

暴露出来的问题

1,在不该追求画象的年纪要求画象,在希望画象的阶段学习粗略的应试素描:对大部分孩子来说,12岁之前还没有形成成熟地能够观察世界的感知系统,这时学习素描会破坏想象力和感知力;12岁以后燃起想记录真实世界的想法,需要学习写生、学习透视和解剖,需要研究大师的作品而不是临摹考试型的素描书。

2,毫无章法的临摹:临摹只是学习方法的一种,不能全部依赖它,否则会养成思维和手头的双重懒惰。

而且临摹也分两种:一种是追求极其相似,练眼力练技术;另一种是研究性的临摹,针对具体的问题研习改造,而不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

3,千篇一律的简笔画:无论针对什么年纪的人,观察都是十分有趣和个性化的过程。每一个人即使在看到同样的东西时,都会观察留意到不同的细节,继而表达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画面、语言和风格。而简笔画是一种概括性的成果,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忽略千差万别的细节,程式化高于个性化。如果让孩子一开始就学习结果而不是在过程中打开感官,发现丰富的细节,就是在本末倒置。

看到这些艺术教育机构在做的事,会心疼那些花大把时间学习反作用力的孩子,也会心疼那些不明真相的家长。而我在(一凡老师)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成年人学习画画的时期,以最大的自由度、最接近艺术本质的态度,研究教学的针对性、延续性和生长性,开心也自信地保护自己的学生。

艺术教育应该对得起追随艺术的人,喜欢画画的孩子和大人配得到一份真正的教育。

课程内容:

1,基础篇:树立正确的对艺术的认知,有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才不会走弯路。

核心内容就是艺术的本质:她为什么会吸引人、为什么被推崇;艺术到底怎么帮助人;艺术创作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会经历什么;需要哪些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式思考艺术教育的原点。

2,常识篇:学习艺术的基础以及深邃的影响;学画如何入手——儿童时期学画的关键是个体的性情以及思维、行为模式的形成;少年时期如何在朴素的观察之中尽精微、致广大,这才是素描教育对人最珍贵的意义;学习的捷径之一是找一个好老师。老师的认知高度是孩子学习的起点。那么如何找一个好老师,如何少受套路的隐形伤害。

3,实战篇: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学习艺术;如何善用学习艺术的乐趣去助攻学习和成长;如何把兴趣变成更专业的素养;如何以专业的方式考入一流的学府;成年人如何欣赏艺术;如何购买、收藏艺术品;如何观看、理解展览;如何与人讨论艺术。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可以得到对艺术和艺术教育中正切实的了解,有助于应对实际问题而不会恐惧和忧虑。相反能透彻开放地思考,帮助孩子在学习之初就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方法。

愿我们在制造物质生活的丰富的同时,也享有精神生活的丰富,借艺术和艺术教育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发现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