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心理

在真实的触碰中建立深度关系

2020-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安洁儿自在

                      文/Angela自在

近期看到武志红在优酷上一个视频——《对白 第三季》,关于深度关系,里面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对待事物不止要保持内心的热爱,同时还要有投入100分的专注,当你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后你就会发现,时间的效益因为专注和投入达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

作为一个全职带娃的妈妈,我愿意投入足够的热情和专注,与自己喜欢做的事物建立深度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构建的深度关系,便是自己与孩子们的关系。

同样是太阳升起的一天,是时时刷手机,活在自己的头脑世界里度过一天。还是踏踏实实地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真正看见孩子,与他们做有深度的陪伴和互动 ,这都是可以选择的。

这两种活法,我都试过,有时候也会交替选择地过着,因为,以自己现有的能力,还无法一下子就做到构建深度关系。

然后,会发现,当活在头脑世界里的时候,没有与孩子有真诚的触碰。即便什么事都没有做,也是整天头昏脑胀的。因为头脑在高速旋转,高速耗能,身体的能量被头脑抽干了,最后昏昏欲睡地瘫在床上。

而当真切地走进当下,和孩子进行互动,就算是短暂的半个小时,或二十分钟。随着互动的深入,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安住在当下,身体里的能量是实实在在的充满的。几乎很少能量消耗在头脑世界的幻想里。偶尔的跑神,也能在感知呼吸时把意识拉回来。

所以,我理解了,武志红说的另一句话:”投入,专注,会扭曲时空。这样做时,就从意识层面的自我,进入了身体潜意识层面的自我。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就是用你的真实自体和事物深刻碰触。如果只用头脑,那就是虚假自体,境界完全不同。

这一段话的理论,看起来似乎有点专业晦涩。而如果真的有亲身去体会过的话。发现,字字句句是真理。

今天上午,和小儿子玩了一会儿,其中有一件事是和他一起涂画。我们合作,他涂一部分,我涂另一部分。他发自内心地感叹:“妈妈,你涂得好整齐啊!”我说:“你涂得也很好啊!” 他很自信地认可自己,说:“那当然啦!”

我们涂了好些草莓,西红柿,柠檬。他很快又进入卖东西的游戏。说这是他开的超市。

有草莓包子,西红柿包子,和柠檬包子。水果后面加上“包子”这两个字,让我真心佩服孩子的想象力。很快,我就入戏了,扮演起了他的顾客。

我会同时说:“我要5个草莓包子,3个西红柿包子,2个柠檬包子。”

他仔细地听我的需求,认真地记住了,并且还能准确地点出来我要的东西。

我觉得,对于一个3周岁多的孩子,在这个游戏中,已经综合运用到了倾听,理解,记忆和数数这些能力了。生动形象,还有趣味。重要的是他自己就是游戏玩法的创造者。

在游戏中,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深入。我更加了解到他的心理需求和现有能力水平。

他也让我体会到,当活在当下的时候,沟通是畅通无阻的。因为我们都看到了真实的对方,准确地捕捉到了对方的需求。

有时候,以为是自己花时间陪伴了孩子,逐渐明白,其实孩子也陪伴了自己。因为他们本源就是圆满的。即使没有人陪伴,只要不被打扰,他们真实的创造力,足以让我惊讶到爆。

中午,睡了一个午觉醒来,发现垃圾桶里扣着破损的碗,锅里煮着超轻粘土,冰箱里放着孩子制作好的“橡皮泥棒棒糖”地上躺满各种调料瓶子,打蛋器上流淌着蛋清液和黄油末,门上画着看不懂的大师之作,和无法识别的密码……

对于有两个娃的我来说,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定不是在梦游。这一片狼藉,透露着一个重大的信息。

“恭喜,您家孩子的能量已飙升到爆满。”

接受他们的邀请,一起欣赏这些旷世之作吧。然后,默默地还原家里的模样。

孩子们很开心,自由地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其实,更让他们开心的是——我忙的时候,妈妈没来烦我。

所以,用真实的自体,不断与世界做深刻的碰撞,收获到的也是生命的真实和感动。

家,就是一个可以允许和欢迎孩子肆意伸展自己生命力最初始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