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荒野上的大师》(1)

2024-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感恩遇见0331

最近在读《荒野上的大师》,听书名以为是小说,看评价说是讲述民国时期的大师们。本以为自己会看不进去,竟然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买了电子书,今后要去买纸质版珍藏。

《荒野上的大师》命名很巧妙,没看书之前我以为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就是像影片里那样喊喊口号、写写文章。后来看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事,知道他们夫妻俩为中国古建筑四处奔波,测量、绘图,如今的很多历史古迹几乎都有他俩的足迹。喜欢去博物馆,去的次数多了,一个叫李济的人的名字开始有了印象。从小就知道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看过书才知道,荒野上的大师们是他成功的托举和铺垫。

听过很多西南联大的故事,下面这个小故事依然让人心怀敬畏。

作为清华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四十四岁的袁复礼与闻一多等十一名教授一起,带领二百六十七名学生,徒步三千多里,从长沙一路走到昆明。作为步行团中最年长的教授,他沿途仍不忘教学生考察地质,不时用锤子敲打岩石,采集标本,频频取出本子记录数据,每天画地质图。两个多月艰苦而传奇的旅程,成为西南联大传奇的开端之一。

贾兰坡在书中也许算不上大师,只能算是大师们培养的一名优秀学生。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

贾兰坡只有高中学历,三年前考入新生代实验室,同样从练习生做起,此时已经升任技佐。他也是个勤奋的年轻人。一本1885年在伦敦出版的《哺乳动物骨骼入门》,他半页半页地苦读,生吞硬记那些冗长复杂的英文术语。他和工人们打过一条野狗,旁人争着吃肉,他却惦记着骨头。他把狗的骨架重新拼起来,对照《哺乳动物骨骼入门》分辨每块骨头的名称和特点。后来,他又花了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买了一本英文版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努力自学。经过两年苦读,他竟能轻松地用拉丁文标注各种哺乳动物的牙齿。
贾兰坡到协和医学院进修解剖学,衣兜里总是揣着两根人类的腕骨,不时摸一下,马上判断自己触碰的是哪块骨头。这几乎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渐渐地,他信手就能分辨出人骨的部位,甚至连左右手都能轻松识别出来。
1936年,短短十一天里,贾兰坡率领发掘队发现了三个“北京人”头骨化石,时隔六年,周口店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不久,洛克菲勒基金会发出一份越洋电报,决定将资助延长三年。就这样,濒临终结的新生代研究室奇迹般复苏。

看过之后是不是感觉这个人对于考古有些“痴迷”?从他的经历中我们更应该认可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很喜欢下面这段,我应该把这段背下来,感觉作者写得太好了。

在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士人野心勃勃地试图跨出逼仄的书斋,去影响广阔的世界。柏拉图的“哲人王”想象与孔孟的“圣人”形象,激励着东西方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也诱唆着他们的虚荣心。千年以降,他们做辩士纵横六国,成谋士匡扶霸主,他们在宴会上交际周旋,在君王面前高谈阔论,试图干预当政的决策,完成对庶民的救赎;然而,等待他们的却往往是悲剧的命运。他们不是沦为权力斗争的替罪羊,就是成为消极的遁世者,无论身居庙堂还是放浪江湖,都找不到心灵的归宿。他们一生热切地谈论政治却永远是政治的门外汉,他们的名字原本可以属于未来却宁愿苟且于当下。他们天真地想钻出知识的困缚,却从未料到,破茧之后的命运不是冲决罗网,而是飞蛾扑火。但他们别无选择,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被那些海市蜃楼般的理想迷惑着,坠入命运的旋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