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成功,动机与目标》(六)
上一篇:1/3《成功,动机与目标》(五)
第二部分:让目标带来正能量
第三章:你注重出色表现还是成长进步
每每新学伊始,我站在大讲堂的前方看着100到150个年轻的本科生面孔——他们坐着,手握笔记本,急不可耐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课,他们便奋笔疾书记下我说的每一句话。当我还是博士生时,我翘首盼望着未来从事教授职业那一天。我幻想着自己如何启发学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来。在我的课上,我将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往神奇、丰富的科学心理学世界的大门。我将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使他们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力。在我的脑海中,这一切就像电影《死亡诗社》里演的那样——只是少了站在桌子上的场景,也没有那么多诗词。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我认清大学课堂现实有多么沮丧。我被问到次数最多的问题是:“教授,这道题会考吗?”
你还真不能怪学生——我有幸在美国最杰出的一些学校工作,遇到的都是一流的头脑,但这也是些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拿高分以及证明自己聪明的年轻人。他们并不都是“实体论者”,并不都相信自己的智力是固定的——虽然很多学生的确如此认为。这里主要原因是,当今的大学本科生不觉得他们有时间(或意愿)来加入我的科学探索和个人探索之旅。他们需要考进法学院、医学院或者工商管理学院。如果你告诉学生应该少注意成绩、多反思学到的内容,他们会像看七头怪兽一样看着你。抑或更糟糕,你会得到盛气凌人的白眼和叹息:“格兰特.霍尔沃森教授太天真了吧?少注意成绩?她以为这是《死亡诗社》啊?”
这有什么区别吗?我的目标究竟是证明我行还是成长与进步真的有那么重要?难道两种目标不都是鼓舞斗志的吗?当然可以这么说,但这两种斗志可是截然不同的——不论看上去还是感觉起来。在上一章中,我说道你的信念是如何驱使你注重不同目标的——是关于表现还是关于进步的。本章里,我会告诉你这两种目标有何至关重要的不同。
比如说,你选择的目标会影响追求目标之路的兴趣和趣味。它能影响到你会有多容易焦虑和沮丧,也能影响到忧愁来袭时你如何做出反应。最重要的是,它不仅能决定你的动机有多强大,还能决定面对困难时你能坚持多久。有些目标使你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更容易持之以恒,而有些目标则注定了失败。
所以回想一下你的高中或者大学时光,你在班上更注重发展能力,越多越好地汲取知识,还是展示给老师(或父母,或自己)你现有的能力?在你现在这份工作中,你回把新的项目看作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机会,还是让你老板刮目相看的机会?当你的浪漫关系出现问题时,你是更注重二人的成长,从错误中学习,还是忙着审视、判断对方(和自己)?换言之,你的目标是“表现”还是进步?
当“表现”是你的目标时:
心理学家把“表现”的意愿叫做“绩效目标”——展示自己聪明、有才、有能力或业绩优于他人。当你追求“绩效目标”时,你的精力被指引到一个特定的结果上,比如考试拿A、达到一个销售目标、让迷人的邻居答应和你约会或考入法学院。虽然不一定总是这样,但我们大多数人每日追求的绩效目标都和自我价值紧密相关。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目标是因为我们认为达到这个目标能给我们带来某种肯定,会使我们看上去或自我感觉起来聪明、有才华、很抢手,然后我们用是否成功来评判自己。所以没有拿到A不仅仅让人失望,还意味着我不够聪明不够好;营销业绩不够高意味着我对自己的工作不擅长;当我的邻居对我不感兴趣时,我便是没有魅力、没有价值的;如果我考不进法学院,我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绩效目标都有一个“全或无”的特征——你是否达标或是不达标,非赢即输。有个词叫“聊胜于无”,但这说话对“绩效目标”来说是行不通的。当你只在乎“表现好”时,“差不多好”和“大部分好”一点都不能给你带来安慰。
不难理解,绩效目标很能带来动力,因为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一个又一个实验里,我们发现追求“表现”的人们工作很努力,而且在得当的环境里也能取得最高的成就。绩效目标高得学生往往能拿到最好的成绩;绩效目标高的员工往往最有工作成效。如果我告诉你我会根据你的成绩来判定你这个人——你的智力、能力、运动素质或受欢迎度,你估计会很有动力把事情做得尽可能好。不过绩效目标是把双刃剑。那些与自我价值有关的因素在带给人动力的同事也削减了人面临困境时的灵活性。
只要你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当“在某课堂上拿A并证明自己聪明”是我的目标时,如果一次考试没有得到A我就难免觉得自己不聪明,不是吗?得出“也许我不够聪明”的结论会带来几种不同影响,但没有一种是好的。首先,我会感觉很糟——大概会焦虑和沮丧,也有可能感到难堪和耻辱。我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会受到折磨。我的自信会被动摇——如果还没完全破碎的话。如果我不够聪明了,继续努力也是徒劳,那我还不如放弃呢,不需要再为后面的考试费心思了。
总结:当追求“表现”目标时,你会成为“自我应验语言”的受害者,相信自己不行,于是停止尝试,于是注定失败——这结果当然会(错误地)应验“我不行”的最初想法。(托马斯.爱迪生曾说过:“生活中的很多失败是因为人们在放弃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所以不难想象,绩效目标也能导致最低的成就,同时还伴随着大剂量的失望和自我怀疑。
当“进步”是你的目标时: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对A等成绩着迷。在我教过的每个班里,都有另外一种学生——无可否认他们是少数——比起证明自己来,他们更在乎能学到什么。你一下子就能辨别他们,因为他们和“乖乖学生”在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爱问问题——那些他们知道不会考的问题。他们会问当时课堂上讲的内容和几周前我提到过的某个话题有何种联系,或与他们在其他课上学的东西、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有什么关联。他们会挑战我对某项研究的见解——他们会问对某种结果是否还有另外的解释方式。这些是课后会留下问我更多问题的学生,这些会是拿着期中考试试卷到我办公室想弄明白一道题为什么错而不是来争分的学生。他们想真正掌握我讲的内容:他们想进步。
心理学家把发展或增强某种技术和能力的意愿称作“精熟目标”。当人们在追求精熟精熟目标时,他们不因是否达到特定结果而评断自己——比如成绩全A或超越销售的目标。取而代之,他们用“进步”来评断自己。我有进步吗?我在学东西吗?我前进的速度适当吗?重点不是一次的表现,而是长期表现。这种目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自我价值关联起来的,因为他们着重于自我提升而不是自我肯定。这种目标关系到你是否做出了最大努力成为更好更有能力的自己,而不是证明你已经是最好的了。
当我们追求精熟目标(“进步”)时,我们比较不会因为困难和差强人意的成绩而埋怨自己缺乏能力,因为这样做根本没有道理。我当然目前缺乏能力了——我还没掌握它啊!我们会找更可控的原因。我学习够下功夫吗?我是否应该换个战略?我是否应该找个高手请教一下?当人们在追求“进步”的路上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像追求“表现”的人那样沮丧和无助。他们会做出行动。他们问自己哪里出错了然后去修复。如果我的第一个考试只得了C,我会用双倍的时间并且换一种方式学习,比如用记忆卡或自己列大纲。如果我没有达到销售目标,我会认真向公司中资深的销售人员讨教。如果我的邻居对我不感兴趣,我会想想如何吸引他的注意力并增强相互的了解。如果我第一次没有考进法学院,我会向法学院教授或招生办公室咨询意见,看看在重考时如何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进步”目标有时能带来最大的成就,因为把注意集中在“进步”上的人很少会过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