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VS外国家长的育儿理念随感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姜小媛
2019.1.12
周末带童童去王府井科华店坐小火车,坐完火车去玩具区玩拼积木。旁边是一位混血女孩儿,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童童也很喜欢她,一起玩起来。后面因为都想要同一个玩具,童童去抢原本小妹妹手里的积木玩具。按照中国家长的习惯,这个时候一般会是小妹妹的家长会对小妹妹说:“跟哥哥分享一下吧,没关系的”,抢玩具孩子的家长则会说:“那是妹妹的玩具,不能硬抢,还有好多其他玩具嘛”。但是当时被抢玩具的妹妹爸爸的举动让我很震惊。他不仅没有劝说小妹妹跟童童分享玩具,而且直接亲自来使劲把童童抢过去的玩具给抢回来,同时,另外一只手拿了另外一个玩具,分散童童注意力,说来,给你这个更好玩的。顺利把童童抢过去的玩具给抢回来递给妹妹了。与此同时,童童并没有因为想要的玩具被抢回去而恼羞成怒,反而欢喜的玩起了妹妹爸爸给他的另外一个玩具。这个举动让我反思和回味了很久很久。中国的父母一直强调“以和为贵”,要求娃娃们都要分享,却忽略了孩子真正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想法。娃的玩具被抢了,所有的人都在劝他要分享,要放手。可小孩子不见得这么认为“我先拿到的玩具,或这是我的玩具,凭什么就要我让步呢?谁来保证我的利益呢”!而作为抢玩具的孩子,往往很多父母以他的孩子能抢到其他小朋友玩具而沾沾自喜,嘴上虽然说着“不要抢别人玩具”这样口是心非的话。
我以前也困惑过孩子之间抢玩具究竟该帮谁的问题,可是这个外国爸爸的举措,给了我一个信号,我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孩子,要给他充分的安全感。不是因为讲求“分享”,就平白无故让自己的东西被别的小孩抢走,也要让她学会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又要用高情商的方法避免直接冲突。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让和哭泣,这样的小孩很可能往往成为校园欺凌案例中的受害者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