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和产品的区别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16人  艾劲松

大家都希望带来更多的用户,这里再说一些我自己的思考。比特币被用起来有两种途径:

1. 在主链上被用起来

2. 在基于主链的应用生态上被用起来

关于第一种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够产生更多功能的主链呢?

1. 增加更多的操作码

2. 增加更有力的智能合约支持

3. 增加更多其他的基础支持

但,增加更多的操作码、增加更有力的智能合约的支持等等的劣势在哪里?

1. 都会可能导致BCH的分裂。因为它们都会涉及到协议的调整。

2. 需要大量的测试,因为涉及到主链的变动。

3. 很难在发布之后进一步优化调整。

关于第二种途径,我们知道几个案例:

  1. yours.org切换到BCH

2. 比特币筛子切换到BCH

3. memo.cash在BCH上的开发

4. 还有更多其他的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是比特币筛子曾经一度为BTC提供了接近一半的交易数量。

可是,第二种途径最需要的是什么?

1. 更多的底层支持的操作码?

还是

1. 能够很好的被扩容的能够稳定提供基础点对点交易的比特币主网?

第二种途径的优势是什么?

1. 更快的迭代

2. 更多的竞争

3. 更多的方向

4. 更大的空间

在2016年开始的eth,因为优秀的智能合约能够发token并红极一时,获得了大量的交易和发代币的应用。然后,大家认为需要在BCH上增加一些东西支持。但我们看到2018,虫洞方案并没有去修改任何比特币协议,但它能够发token了。

我这里只抛出我的一些想法,大家感兴趣可以一起去思考。

我认同,怎么能够弄来用户,怎么整。但究竟哪种方案会带来比特币生态的大繁荣呢?

1. 是又持续迭代能力但有分裂风险的主链?

2. 还是能够有稳定协议但会去持续优化点对点交易效率的主链?

虫洞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链有两类用户,一类是最终用户,一类是上层生态。最终用户使用交易,上层生态使用协议。协议的小变动就意味着价值链存在分裂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让敏感的上层生态时刻处于不安全状态。他们还怎么生根繁殖。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机制解决了价值链分裂的问题,才能够迎来繁荣昌盛的大生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