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咪美国娘:申请美国大学不用考SAT了?
校园的暑期课堂里,我们正在和国内来的孩子们讨论他们的自我定位与将来的择校取向,微信群里突然刷出一条“芝加哥大学废除本科入学考试,亚裔学生失去申请优势”的消息。从人民网开始,各大网站的教育栏目接二连三,以各种醒目标题转载,称“6月上旬,芝加哥大学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或ACT成绩,”而且,“目前,美国已经至少有200所高等院校作出了同样的决定”。不少文章中引用了一个“美国某大学负责人”以及“许多教授”的观点,说是“以前他们也把入学考试成绩列入考虑因素,但是现在绝不会这样做了。”
这条消息,让坐在我对面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一起茫然了。因为孩子们都是正在准备SAT考试的高中学生,申请到美国来上大学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一但考试成绩在大学录取过程中不管用了,他们要怎么办?
而我,坐在他们对面,只好叹气。
这一条消息的大标题里,“废除”这个词实在很容易引起歧义。和许许多多关于“美国留学”、“美国教育”的文章一样,言之凿凿,传达的整体信息却似非而是,似是而非。文中的“美国某大学负责人”和“许多教授”们都没有表述清楚,如果没有考试成绩的量化标准,怎么判定一个学生的知识习得水平的高下?!如果没有客观的分数线,只凭参与招生人员对其他书面申请材料的理解程度,加上面试环节的主观印象好坏来决定取舍,又如何保证录取过程的公平公正?!
实际上英文版的官方消息由芝加哥大学负责学生事务的副校长James G. Nondorf公开发布。其中 “芝加哥大学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或ACT成绩,”只是前半句而已,后半句是“加入‘选择性考试运动’。” 大标题为“芝加哥大学已决定加入'选择性入学考试运动'",因此不再"强制性"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或ACT成绩。要正确理解这条消息的对孩子们入学申请的影响,光看懂了字词是不够的,还必须明白其中两个关键词的外延与内涵:其一,什么是“选择性入学考试运动”?其二,什么叫做不再"强制性"要求?
美国高等教育界的“选择性入学考试运动 (Test-optional movement)”, 因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2015年发布的SAT考试成绩统计的一项数据而发起。这项统计数据以SAT 考试的平均分982分为中线,将考生得分用族裔归类并由高到低排列,得到的顺序是亚裔、白人、拉美裔、非洲裔,呈现出显著族裔差异,其中拉美裔和非洲裔考生的得分都低于平均线以下。问题在于,这两大族裔不仅是美国的少数族裔,同时也是低收入家庭相对集中的两大群体。
低收入家庭的聚集区,本来学区不能算好,总体教育质量比较差,难以保证学生们在全国统一的标准化测试中考出好成绩。当SAT成绩成为大学录取的主要杠杆,各种校外考试辅导中心的收费价格水涨船高,低收入家庭又无法负担。于是这些家庭背景的孩子们就被SAT的成绩挡在了名校的校园之外,使得名校的大学生群体构成难以实现贫富、阶层、族裔、文化等各层面的多元化,也会导致将来社会阶层的固化更加严重。
一些大学率先发起“选择性入学考试运动”的初衷,首先在于希望为更广大的社会阶层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次在于尽量削弱标准化考试的负面影响,让确有专长,又不擅长考试的学生得到申请机会。首批参与这项运动的高校包括Bates College、Bowdoin College、Bryn Mawr College、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Hofstra University、Pitzer College、Sarah Lawrence College、Smith College等等,远不止三两家,其中不乏高排名、严录取的名校,以私立大学居多。声名显赫的芝加哥大学正式决定参与,使这项运动再次成为美国教育界的热议话题。James G. Nondorf 在消息发布中解释过,该校作出这一决定是为了要给“第一代(first-generation)和低收入家庭提供一个“同等水平线上的竞争机会(levels the playing field)”,他也同时发布了该大学为此制定的一系列新的辅助措施,包括加大学费资助力度,包括优先考虑警察和消防队员的后代。
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第一代(first-generation)”这个词特指直系家族中首次接受高等教育的那一代。显然,芝加哥大学反对的并不是“入学考试”,整个“选择性入学考试运动 (Test-optional movement)”也不是,他们所反对的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考试形式。该运动从起因、目的到实施计划都不是为了压制亚裔,而是为了帮助拉美裔和非洲裔,试图缓和美国已成痼疾的教育资源阶层固化问题。可这里出现的悖论在于,亚裔分明是少数族裔,大学的族裔或文化多元化绝不应该将亚裔排除在外,偏偏亚裔又是SAT考试高得分的族群。结果这项运动的实际操作过程就直接影响到了亚裔学生的被录取率。
如果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没有客观的衡量评判标准,只凭各大学内定的那些多达十几二十项,不透明、不解释的录取审阅综合指标,真的能为大学带来更多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少数族裔学生吗?“选择性入学考试”的实际运作果然足以加强大学生团体的多元化吗?——逻辑上不免令人生疑。暂时也没有任何数据能回答,姑且拭目以待。眼下更现实的问题是,参与该项运动的各名校究竟要靠什么决定申请人的命运?
其实,不再“强制性”要求提交,与“废除”的差别岂止十万八千里,“Test-optional”是一个可爱到极点的复合词。作为申请人,你可以不提交。但是,你必须提供足够有说服力的其他材料,去证明你自己学业足够优秀、个人素质足够高、可发展潜力足够强,去满足那十几二十项综合录取指标的要求。那么,一个十几岁的高中毕业生,如果没有申请过发明创造的专利,没有正式刊发的书籍论文,你用什么去证明你的学业水平?!用什么去展现你的能力?!
结果还是只能去考试。不考SAT/ACT,那就考奥数奥化奥天文地理,再不然就得考各名校自己出的入学试题——总而言之,不是这样考就是那样考,考试肯定是升学流程中的必经环节,绕不过去的。名校不要求你提交SAT成绩,一点儿都不能等于他们不重视考试分数。你可以“选择”不提交,校方可以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录取另一个提交了的申请人。连James G. Nondorf一边发布消息一边也特别强调,标准化考试还是学业水平最强有力的佐证,SAT/ACT的成绩依然是芝加哥大学录取审核的重要部分。言下之意,我把提交与否的自主权交给你,但是,请你慎重使用你的这个自主权。
不论汤换了多少次,药始终还在那里。那么,名校们为什么还要集体大费周章搞这样一个运动呢?说来说去,还是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的“精英教育”的立足点。名校的录取审阅综合指标尽管有差别,录取过程尽管不公开,但其宗旨始终如一:他们要的是那些值得最优质的学术资源去培养的学生,是那些具备成为顶尖人才的资质和潜力,会读书又不仅仅只会读书,绝不读死书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SAT/ACT 成绩的高低不可能决定一切,但没有这个成绩,更可能一切都决定不了。
所以,备考的孩子们还要加油加油再加油。不过,SAT也好,ACT也好,任何一种标准化考试的成绩都仅仅只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而已。如果只会从题海战术里捞高分,即使拼命把门敲开了,到最后也是不管用的。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过一组数据,以SAT高分爬进哈佛、耶鲁等14所藤校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为25%,要校方怎么继续保持对中国学霸的信任度?这25%,是会直接影响学校的信誉度和年度排名的,校方怎么可能掉以轻心?
应试的技巧再高超,也无法等同于知识本身。懂得熟能生巧,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严肃意义上的学习。国内媒体因芝加哥大学的新动向而突然发现了“Test-optional”高校圈的存在,多篇文章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亚裔学生恐失去优势”的结论,虽然有些偏颇,却也不能算错。偏颇之处在于,任何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都坐不稳名校教室里的那张课桌椅,与族裔和出身背景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不能算错,又因为亚裔孩子们是最大的只擅长于应付标准化考试的群体。一旦进入美国大学里要求自我学习、鼓励主动探索的的校园文化,一旦面对非标准化的其他测试形式,缺乏自学、自修能力的学生们立刻遭遇滑铁卢。
我执教的巴德文理学院不能算顶尖名校,历年来在全美同类院校中的排名表中也没有掉落过50以外,也是很早参与“Test-optional Movement”的私立高校之一。我的“中华文化通识”课是本科的基础课,对于亚裔的孩子们而言,课程的内容都是通过他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去挖掘文化的实质。差不多每学期都能见到课堂上有不少亚裔学生,包括国内来的留学生,都以为这门课可以轻而易举拿个A。然而这个A不能由我送给他们,必须由他们自己去挣来。在我的期末总成绩评分构成里,期中考试成绩占25%,期末考试占30%,考试的形式是限定文长的自命题论文,加内容及结论的课堂演示。于是我就一次又一次地眼看着那些很努力、很用功也很听话的黄皮肤的孩子们,被我的试题折磨得叫苦不迭。
所以,打量着眼前的来自国内的这些高中生们,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唠叨:SAT很重要,入学考试这一关必须闯过。能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才是另一轮千辛万苦的新开始。此后的生活关、语言关、文化关,还有的是一道道的披荆斩棘,一次次的焦头烂额。求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花红柳绿的,飘洋过海地负笈留学更不是。
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