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每日一课5】202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讲——

2020-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思维哥

微信关注:考研政治思维导图。获取更多考研信息、考研政治信息

【每日一课】

物质观的观点,首先就是,你要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因而咱们今天的标题叫做【世界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是这么聊的。

首先,咱们先讨论世界是不是由物质或者意识构成,如果你认为不是,那就不用往下聊了,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构成,但是是由物质和意识同时构成,物质不决定意识,意识也不决定物质,那么咱们也不用聊了。

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构成,且同时构成的观点,被称为【二元论】。二元论其实是一种特别没有原则的观点,更像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一元论】和【二元论】是首先要谈到的。

好了,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本原构成,那么,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呢?如果你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咱们接着聊,如果你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那么不好意思,聊天到此结束。

到了第三个阶段,大家都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还聊什么呢?还要聊聊,你认为世界是由什么物质构成?

你要是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那么门在那边,慢走不送。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那么请你化为原子态,门在那边,随风而去吧。咱们上次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的。

因此,马克思关于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就是: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区分了一元论和二元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区分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下一个问题,物质有什么属性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这个运动指的是物理上的运动,而不是政治运动。简单点说,这个运动就是说明,物质是“动”的。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从这条定义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运动是有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要有“变化”,另一方面,要有“过程”。这两个缺一不可。

比如我们从宿舍去食堂,这里会有一个位置上的“变化”,同时也有一个你走过去的“过程”,这样才能称之为运动。

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你认为物质是不运动的,那么就是静止的物质,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如果你认为没有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就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所以,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哎?好像不对呀,我现在躺在床上看手机,我就没怎么动啊,为什么说都是运动的呢?

要是你想到这个问题,说明物理学的不太好。即便你没有动,但还是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在运动,你只是相对来讲,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讨论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之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是因为只要是物质,“绝对”是在运动的;同样,对于物质来讲,在某些情况下会相对于某些物体是静止的。

诺兰的《星际穿越》中的这段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这里咱们拓展一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之前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世界是运动的,木有静止;有人认为世界是静止的,木有运动。而辩证法产生以后,才开始了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的观点。

那么咱们梳理一下:

承认运动承认静止——辩证法的观点

否认运动承认静止——形而上学的观点

承认运动否认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好了,既然这个物质是运动的,比如上面的电影片段,那么,这个物质运动,一定是有存在条件的,或者说是存在形式

这个就是时间和空间

先说时间。

时间是个很迷人的话题,不少关于时间的小说和电影,哪怕再垃圾,一般也不会给人感觉很差。我们这里讲的时间,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时间的持续性,你可以理解为持续一段时间以及一直持续下去;

顺序性也好理解,过完今天过明天;

一维性是指时间是一条线,是不可逆的。

当然,时间还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时间的有限性就是对于个体而言,时间是有限的;无限性是指,对于物质世界而言,时间是无始无终的。

时间的绝对性是指,对于物质世界而言,时间是绝对存在的;相对性是指,对于个体而言,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的。

关于相对时间,再给大家看下诺神的《星际穿越》,1小时等于7年。

接下来是空间,空间我们更好观察,也更好理解一些。

空间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伸张性是这个空间的高度;广延性是这个空间的面积;三维性说的是这是个三维立体。所以很好理解。

空间同样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这个同学们可以参考着时间来理解,这里我们不再赘述。

聊完了自然界,接下来就是人类社会了。

人类社会因为本身属于自然界,自然界是物质的,因此,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当然,你会认为人类社会有特殊之处,比如人类是可以创造出来一些东西的,这些东西是我们“想”出来的,比如设计一件工艺品等等,但是,即便如此的话,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也是需要靠物质的,因此,也需要有物质的存在。

当然,人类也是在生产出物质资料以后才产生出了人类社会,这也就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

因此,总结下来就是: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再次,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物质观的内容今天全部给大家讲完了,咱们下一次开始,给大家讲下意识观。

每日一背

世界物质统一性2019  T17

A.含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B.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静止2013   T1、2015   T18

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C.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观)2014   T17、2016   T18

含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的特点:有限性(个体)和无限性(整体),绝对性(整体)和相对性(个体)

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物质观的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意识观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三个阶段: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②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③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2010   T17

(3)本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017   T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①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②第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2017   T1

A.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

C.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每日一练】

今天讲的这部分之前出过的题目很多,咱们拿过来一一练一下,正好也是个周末,大家也可以好好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哈:

1.(多选)2019年4月10日晚9点,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六地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

是继 2015 年人类通过引力波视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 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 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人类首次 “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 

A.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B.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C.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D.空间的观念随着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2020.17)

2.(多选)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A.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2019.17)

3.(单选)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2013.1)

4.(多选)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精确把握亊物的度 

D.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2015.18)

5.(多选)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廷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是胀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以,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 时间和空间的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 时间和空间是指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014.17)

6.(多选)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016.18)

下面讲讲上一期的题目:

多选题: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内在的区分,展现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与恩格斯和列宁的看法是“对立”的,对于这种“对立”说法正确的是(       )

A.恩格斯和列宁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定义的

B.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是相悖的

C.列宁的定义是对恩格斯的定义的继承与发展

D.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发展

【答案】AD

【答案解析】:这道题目出的其实有点绕,我们知道,恩格斯是从“个性与共性”的角度来给物质下定义的,而列宁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角度来下定义的,所以,二者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A正确。

那么,两个人的观点矛盾吗?当然不矛盾,你站在月亮上看地球是圆的和你站在太阳上看地球是圆的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两个人的观点并不相悖。因此,B错误。

那么,两个人的观点相同吗?当然是不相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那么,自然而然的方向上来讲,区别还是很大的,因此,列宁的定义并非是对恩格斯定义的继承与发展,换句话说,没有恩格斯的定义,列宁就下不出这样的定义了吗?

但是,二者都是对物质概念的发展。

所以,C错误,D正确。

你,做对了吗?

往期回顾:

【每日一课1】2021年考研政治内容及规划

【每日一课2】202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每日一课3】202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讲——哲学的基本问题

【每日一课4】2021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讲——物质的概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