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碳减排基地
不能出门儿就在家胡思乱想,想这想那想东想西,想着想着就想起了中卫的碳减排基地。
说是碳减排基地,1200亩沙漠造林的作用自不必多说,但实际上它最核心的、最有趣的是大家用了10年的心血,建造的100多个阳光温室大棚。如果她们今天还健在,那每一个大棚里一定是温暖如春、郁郁葱葱,一定是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收获的希望。如果她们今天还健在,大棚里一定是蜜蜂飞舞,瓜果飘香。大棚里的豆角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一定会源源不断的飞向员工的餐桌,如果她们今天还健在,大棚里的樱桃、油桃、李子也都会挂满了枝头。
然而现实中没有如果,两年前她们都被化为了尘土。面对冠状病毒的疫情,就联想起了中卫基地。心中一个激灵,哪次天灾没有人祸的影子呢?看看萨斯、埃博拉、冠状病毒,这些灾难哪个不是与人的贪欲有关?不管是果子里还是蝙蝠背锅,事件的起源总是因你为满足口福之欲,而打破了人与动物间的屏障吧。从这个角度说你是有罪的!你的自私,你的贪欲,你的炫耀,最终是让全国人民为你埋单啊,你个蠢货。
立春的北方依然寒风凛冽,疫情的造访更让宽广的街道人车全无,一片萧条。无论如何,这样的情形经济不可能不受到了影响,至少和老百姓最密切的新鲜蔬菜也越来越贵了,防护飞沫传播的口罩也是一个难求……多么希望这样的日子短一点,疫情早一点过去啊。我们一定要心存敬畏,遵守专家建议,正月十五前不要出门,不要给社会添乱,减少人员交流,减少感染几率,让不容易找的"B"越少越好,这样疫情才会早一天结束。
我想如果中卫基地还在,我一定会把那些新鲜欲滴的各种有机蔬菜和瓜果李桃送到每一个员工的手里,让你们在家不出门就可以吃到最新鲜最安全的干净蔬菜。地处腾格里沙漠的中卫基地,一定是最干净最安全的地方。
疫情一定会过去。
那么,之后呢?之后我们一定要善待我们的地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大自然。
细菌比人类早了上千万年,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是它的领地,这个领地就是大自然,晚来的人类才是客人,是客人就应该尊重主人的领地,要爱护心和敬畏心。过度的开垦,无节制的索取,不知敬畏的乱砍乱伐…这些都是对大自然的冒犯。在细菌的世界里,人类永远是被动的。人类终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着如何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平安相处、充满爱的相处。
心有大爱,世界才更加美好。
(写于银川20200204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