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彩虹,两个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用隐晦又易懂的话对我进行了简单的“性教育”,准确地说是教我如何保护好自己。但是对于同性话题母亲却只字未提,我认为同性恋也该成为性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不仅仅是对性与爱情的认识,也是对自我的认知。
我从初中开始接触同性恋,第一次听到学姐对我的劝告“她是个同性恋,你离她远点儿”,才发觉自己的感情是多么特殊。过早绽放的花朵,抵不过突然的冷雨暴风,也会过早凋落,只是伸向土壤的根变得愈发牢固。高中未等到春天花开,便被母亲发现,一手将那花连根拔起,残留的些许执念也被一点点地消尽。
以前年纪小,不懂得“羞耻”,反而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有过很多冲动的想法,奈何束缚在家,无力反抗。出柜,对我来说,原本该是件很遥远的事。我们总想以后有了对抗世界的能力,再向父母证明自己,但或许早恋加同性恋注定就是失败。
成年以后,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荣辱观”,会觉得这样的经历难以启齿,我其实知道大多数的同龄人的宽容,只是不想被别人当成异类来对待,也不想通过繁琐的解释去获得别人的理解。
彭涛老师的课引发了我的许多共鸣,包括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包括我对性少数者的一些了解,让我重新认识自己,也重新看待感情问题。以前的同性恋经历和对同性恋的进一步了解让我对这一话题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我以后可能不会去选择,但是我理解并支持每一位孤军奋战的同性恋者。
父母一开始知道我喜欢上同性时的态度是不能接受,并且强烈反对,我有想过这个结果,但我没想到这件事对他们身心的打击和带来的绝望是摧毁性的。而且,我母亲是基督教信徒,她翻开《圣经》告诉我这里讲同性恋是不可以的。父母觉得我年少无知,爱情不会长久,其实,我藏起来的默默的坚持也是为了不让他们太失望。在家人不认可甚至打压的情况下,这样的恋情以失败为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这段经历让我了解到,父母这一辈人对同性恋的误解很深,就我父母而言他们对趋于女性化的男性以及趋于男性化的女生都有着深深的厌恶,因为他们传统的观念里这种人的存在是不符合常理的,同性恋在异性恋中也是不符合常理的。
我朋友那时候跟我说,父母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我们不可能强迫他们立马接受,所以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几年后,说这话的她的恋情,在某一天,被她的母亲所接受,而她的父亲,将是她与母亲共同面对的人。我很羡慕她的背后有人支持。
我觉得至少在学校这种保护场所,同性恋者是光明正大的,同龄人更易接受和包容,老师也观念新颖,但是走向社会就充满了挑战。所以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将是同性恋者的保障。它争取的是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平等关系,让同性恋在法律的保护下获得尊重,这比通过言语去改变每个人的思想更有效。当同性恋婚姻合法,他们就少了一个被拒绝的理由,对于同性恋者追求幸福减少了很多阻碍,同性恋者的生命健康也有所保障,有了可以正式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的权利,也一定地约束了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以及婚姻关系,同妻事件会相对减少。
我有注意过近几年意大利和台湾同性婚姻合法的新闻,对于中国,在我看来一定是世界上最后一批合法化的国家。对于一个地大物博、人丁兴旺的国家,现有的社会问题就很多,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其本身的弊端,另一方面是管理者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中国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非常注重伦理问题,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势必会冲击传统婚姻,新的家庭结构产生,意味着传宗接代的问题无法解决,由此产生的教育问题值得思考,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也会日益匮乏。性关系更加混乱,人群复杂化,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本身是一个简单的性取向认可问题,但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它的出台必须紧跟着相应法律的出台或更改,才能在保障同性恋者的前提下,也能保证大众的正常生活。究其根本,同性恋者的小群体的利益无法与广大异性恋者的利益相比,所以一直被忽视。
但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等待着那一刻,能够牵手爱人,光明正大。一道彩虹,两个人,是对自我的肯定,是爱的勇敢,亦是相守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