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偶记
关于回乡当农民这件事,我的朋友中有好几个人这样想过,然而到目前为止,真正付诸实施的却是没有——并非他们叶公好龙之辈,而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年头容易发生的事,是当真想回时,已有人把你的家给拆了,并把你家老人赶到那种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地方,然后又让你家的土地撂荒……不知那些当权者安的什么心?
咱家还好啊,离城市远些,处在那种几不管地界儿,虽说是前些年被那些挖煤挖铝的祸害得不轻,毕竟他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一切归于平静,这片故土就像是受过创伤的躯体,它的伤口分明正在慢慢地、慢慢地愈合。
这个院子是一九八三年造的,先建的上房三孔窑洞,花费一千六百元钱。那个年代,造房子要提前好几年备料,扎根脚的石头是请匠人到自家后山上起的,记得买砖头的三百元钱是母亲交给我,让我拿着送去给镇上的表哥,他好像是砖厂里管事的,原指望通过他能优惠一些,多年后才知道给别人四元/顶(250块)的砖头,他又给加价成了五元/顶——这样说来,此位表哥后来成为生意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那年头钢筋也很难买,先是托了个在外工作的人,没有买到,然后又说跟邻居家借,结果那家两个孩子偷我家烟地里花生,被我父亲抓住交给了他父亲,于是两个孩子死活不让他爹借给我们钢筋。最后,是我另一个表哥找他当釆购员的干爹救的急……现在想起来,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挺有意思的吧?
那个年代,能把整座院子一气哈成的极少,虽然我父亲当了多年的大队支书,但也只是建成三孔洞后在前面弄了个简易灶屋先将就着。直到一九八七年,十九岁的我已工作两年,工资也从五十多块长到八十多块,才用我攒下的钱又买了一批砖头,东拼西凑三千多元钱盖了预制板的厢房、门楼和院墙,总算把这个院子弄严实了。三十多年来,父亲在的时候是我父母在打理,父亲不在后是我母亲在侍弄……大家伙别嫌我家破旧和零乱,中原地区的农家大多也就是这个样子。至于外墙上的黄漆,是大概一九九八年江主席来登封视察时,县上的领导运动式地突击把全县的墙都涂成了黄色——靠,什么道理?皇上要来就得把墙涂成黄色吗?要知道宫里的墙可都是红的啊。
今日周二,哥的车限号,晚上九点前无法进城,才在这儿东扯西扯的。算了,再烧壶水,喝完就该回城了。暂不多说,底下就看我的吧。
写于 2020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