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谈写作读书

与其等灵感,不如先按写作的二十条原则写起来

2018-06-23  本文已影响143人  柚妈充电屋

老板问会计,“小孙,招行的账户开了吗?”

小孙慢条斯理的跟领导说,“我昨天就把“印章借用单”填好了,找张总李总王总签完字了。本来想今天上午去开户的,但是办公室管印章的人不在,我没办法拿公司的证照和公章。我刚给办公室的人打电话了,他们要下午才能回来,但不确定时间,我怕下午他们回来的晚银行的对公业务窗口不办公了,我就想明天再去开。但明天办公室的人也要外出,我想……”

老板耐着性子听小孙说到这,实在是忍不住了,“到底哪天能去开?”

跟小孙对话,需要很大的耐心,听他讲完一堆的铺垫,才会告诉你结论。


小孙的讲话风格,让我想起加拿大作者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说话和写作其实是一回事,都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呈现给别人。《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从结构、风格、语法三个角度阐述了写作的20条原则。其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开门见山,先说重点。

image

如果小孙了解了这个原则,就可以先简明扼要的说出结论,“账户还没开,因为印章没在公司,我后天去开户。”如果老板想听原因,再继续解释。而不是把秘密留到最后,老板失去了耐心。

说到写作,很多人觉得是靠灵感支撑的。大作家灵光一现,下笔如有神,才思如泉涌。事实上,即使有灵感,也只能是“灵光乍现”,灵感又岂能一直存在呢。写作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其中科学是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科学的部分都是有章可循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就是介绍的科学的部分。

“主编课堂”的创始人刘杨,在《学会写作》中指出,写作就像一头牛,由筋骨皮肉四种元素构成。筋,就是文章要体现的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暗暗发力;骨,就是行文的框架,决定着文章的走向;肉,就是叙事技巧,好的叙事技巧能有力的抓住读者;皮,就是表层的语言,文章最终呈现的样子。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讲述的20条原则,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展开。结构,就是牛的骨架,风格,就是牛的肉,可读性,就是呈献给读者的皮。

一、结构的构建——开门见山

结构的构建上,作者介绍了五个原则。

自上而下,先说重点;

主题分解,分开解读;

运用转折词提示方向;

六大基本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范畴结构、评价结构;

整合相似事物,先介绍一个主题,再介绍另一个。

写作和日常沟通中运用结构性原则,可以让逻辑更清晰。

自上而下,先说重点。对话也好,写作也好,先说结论,再论述论证。除非是小说,需要把“谁是凶手”的悬念留到最后。日常写作和对话,把结论摆在前头,让看的人听的人心里先有了底。时间匆忙的话,知道结论就够了。

六大基本结构,就是看你的行文要用什么逻辑来讲述。就像讲故事一样,有前因后果,有时间先后,有适用范围,看你选择哪种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比如,要向老板汇报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你就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来介绍。

按照时间结构,从新业务的起源、发展阶段、现状、前景几方面来介绍。

按照范畴结构,新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在欧洲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

按照因果结构,从新业务产生的原因、市场的需求入手,引出新业务的现状及趋势。

按照评价结构,从新业务的作用、优势、风险等角度介绍。

按照比较结构,从新业务在自己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对手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按照线性结构,从不同的层面介绍新业务,比如业务背景、供应商、消费群体等方面。

决定了采用哪种结构,就决定了报告的骨架。之后就是按照一定的风格填充内容。

二、风格——恰当的例证和语气

写作风格上,作者介绍了三大方面的十一条原则。

第一,要有适合的例证。

布兰登指出,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所以他给出了写作时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巧,就是在写完一个论点之后,立刻加上“例如”来强调你想表达的观点。

还以介绍新业务模式为例。

如果你想描述“供应商的发展参差不齐”,这是你的论点。就需要用“准确具体”的例证来证明你的论点。比如,最大的供应商,资产规模、盈利情况、生产能力如何,第二大供应商的指标如何。

准确、具体的论证,不局限于数据,还可以用事例、名人轶事、引用、类比等手法。用例证来说明,胜过大篇幅的推测和说教。

第二,要从简避繁。

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尽量不用特长句,删掉冗余的词汇。比如,写作中,不经意的用很多的“然后”、“可能”、“可以”等等,或者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最后结果”,“极其优秀”、“过去的经历”、“没经验的新手”等。

写完之后读一读,如果词语删掉也不会影响表达,就果断删掉。

第三,要用恰当的语气。

一篇文章,要根据阅读对象、目的的不同,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语气写作。硕博士论文,心得体会,采取的语气一定是不同的。

要用积极的语气写作。避免采用消极的语气。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即使是消极的事物,也可以用积极的形式表达。比如一个让人心痛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缺钱更缺爱。但可以描述留守儿童体谅父母的不易、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来说明他们都在努力的改善现状。心存希望,才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不只是写作,日常沟通中,也应该传达积极信息。同样是半杯水,消极的人看到的是空了一半的杯子,积极的人看到的是装了半杯水的杯子。

三、可读性——让读者读下去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排版、标题、文字的表现,让读者能读得下去,更容易GET到重点。排版上,要多留白。密密麻麻没有空格的文章,即使是世界名著,也会看的头晕眼花。

写作应该精雕细琢,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是第二任务。最重要的写作原则是,让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细节让文章更可信、更难忘。

写完之后多读读,多修改。好文章很少一气呵成,都是靠后期的改改改才能更好,而且,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筋有骨有肉有皮,就是一头完整的牛。有结构、有风格、有可读性,就是一篇好文章。即使没灵感,通过《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介绍的二十条原则,也能有序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你把这二十条原则倒背如流,不实践,也无法成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人。

从现在开始,跟随这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操练起来吧。写文章的时候,检验文章是否遵循一定的结构,是否用了“准确且具体”的例证;日常交流的时候,看自己是否能开门见山先说结论,让对方知道结果,而不是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会议讨论的时候,自己的发言是否简洁易懂且符合逻辑,让听众能理解并接受。实践才能出真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