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儒雅作者~011~我是农民28(深圳)~文案吃货一枚赞赏温润你我唯美心情笔录

威逼与利诱

2023-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微危道人

世上不畏威逼者少,不为利诱者少之又少。故而,威逼加利诱,无往而不利。

回想当年进幼儿园,有为利所诱的——阿姨关爱,与小朋友游戏,滑梯玩具,各种零食……有为威所逼的——不去就打骂、饿饭、不给玩玩具……也有利诱夹杂威逼的。

成果是辉煌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上了幼儿园!

从逻辑上说,我们做一件事,要么有利,要么有害。那么送孩子进幼儿园这件事,具体到每个孩子,具体到每个幼儿园,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无数人可以举出无数例子证明其利弊,但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每个幼儿园情况不同,“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是不可以照搬照抄的。

不能用大多数人做或不做某事来判定利弊。

绝大多数人是不爱思考的跟从者,所以,人数的多寡只能证明引领者的智慧和号召力,并不代表对跟从者有利与否。这个道理有许多极端例子可以证明。

我没有屠杀,我只是在战斗

所以,不能因为大多数孩子都上幼儿园,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是有利的而必须去上。

对孩子来说,如果是威逼着去幼儿园,则其没有必要思考去幼儿园的利弊,因为即使明白了利弊也没有选择。他们太小,没有力量通过反抗来改变现状,唯有选择驯服以减少伤害。

利诱则不同,当孩子觉得利小于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那么他的思维是活跃的,是有积极思考的动力的。

房子外边可能有危险,“威逼”就是把孩子绑起来不让出去,“利诱”则是吓唬孩子外面有妖怪。当房子起火的时候,后者还是有机会逃生的。

所以无论多么笃定房子不会起火,我们都不应该捆绑住孩子。

在教育问题上,“利诱”既能够为孩子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判断利弊提供动力,也是为强势的父母判断错误后预留的一线生机。

用“利诱”对待孩子,孩子越来越难以利诱,而孩子越来越不为利诱的过程,就是他逐步看穿事物本质的过程。

“威逼”的结果是驯服,或者逆反敌视,唯有不畏惧“威逼”,才能保持自我的独立性。

从小培养出来的驯服,会终身驯服。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我们看到的,大象看不到

训象人明白训象的道理,却未必明白自己或许也是被从小驯服的“象”。我在这里对训象人指指点点,却看不出束缚自己的“小小的柱子”、“细细的链子”在哪里。

总而言之,在教育没有反抗力量的自家孩子时,可以“利诱”,切勿“威逼”,除非你是永远正确的神!

不畏威逼者,勇也,不为利诱者,智也。智勇双全者,不可与之为敌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