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年

2024-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先主山下梁波涛

《晦日送穷》

唐·姚合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网络的越来越畅通,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

人与人之间的欢聚与祝福,被网络里的拜年取缔,压岁的红包,也被微信里的拜年红包取代。

如今的年味儿被网络覆盖了,就让我们跟随诗词里的年味儿,来感受一下传统的过年习俗吧!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

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

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

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

更觉江村节物新。

从陆游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腊八喝粥,在宋朝就已经是一种古老的民俗了。


《竹枝词》

蔡云

五日财源五日求,

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

隔夜匆匆抢路头。

每个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被人们称为“过小年”,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

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所以,现在有的日历中,阴历显示的小年,就有两个,一个属于南方,一个属于北方。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初一迎新年,对联这些新桃要粘贴到门上去,可是初一不合适,要提前贴到门上去才好。

自童年起,对联在年三十黄昏贴上去就好了。

可是,成家之后,对联在年三十上午就贴上了,提前了大半天时间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