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二)
2024-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译文】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要在敌人无法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我方行军千里而不劳顿的原因,是行进在敌人无设防的地方“虚”;进攻而必取的原因,是进攻敌人不能固守的地方;防守而一定稳固,是在敌人不可能进攻的地方防守。因而,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该于何处设防;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该于何处进攻。
【感悟】
这一段内容继续从攻守的角度来探索虚实的辩证关系。
孙子认为,一个军事家一定要高瞻远瞩,技高一筹,“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就是“实”的体现,敌人的一方算不准,猜不透你的计谋,他就是“虚”的体现。处于“实”的一方可以行千里而不劳,因为他的对手处于“虚”的状态,对于“实”的一方毫无威胁。以此推之,如果处于“实”的一方要攻打处于“虚”的一方,那就一定会胜利。如果处于“实”的一方要取守势,同样“虚”的一方连进攻的力量和方向都没有。
比如孙膑指挥的围魏救赵一战。虽然他这次的目的是去救赵国,但是孙膑和田忌却“避实击虚”指挥军队直接攻打魏国国都,因为这个时候的魏国国都是空虚的。齐国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当魏国军队回救国都的时候,齐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也是处于“实”的状态,而魏国的军队长途跋涉却处于“虚”的状态。这就是孙膑善于调动敌人——化己为“实”,化敌为“虚”,最后起到“以实击虚”如“以石击卵”的效果,这就叫做善于运用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