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

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2018-05-20  本文已影响4人  皖南医学院

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应该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对于习近平的印象仅仅局限于新闻媒体报道中“老虎苍蝇一起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宣传语中,只知道他拥有着令人欣羡的地位、雄厚的家庭背景、强硬的政治手腕、还有与彭丽媛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情,而其他方面一概不知。或许是这些外表过于完美,反而让人容易忽视习近平经历了什么。

最近被《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刷屏,各种班会团课党课全部以此为话题,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也怀着崇高的敬意找到了这本书,再读完之后我只想说我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无比自豪。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是国家的蓬勃发展的希望与坚实力量。青年的习近平就是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的优秀青年。

1968年底,还不满十六周岁还不满插队年龄的习近平坚持提交了插队申请,并于1969年1月正式踏上了他的上山下乡征程。初入农村,迎面而来有四大关需要面对: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

刚到生产队,包括习近平在内的知青身上都莫名其妙起了又红又大的肿包,由于不知道肿包生成的原因,只能任由着挠破的血和感染脓渗出。后来知道是“虼蚤”咬的后,习近平以及其他知青想了不少应对措施,其中最幽默的是在窑洞里停留时尽量离开地面,减少地面上的跳蚤跳到腿上的机会,也就是挽起裤筒蹲在自己的凳子上聊天,他们认为跳蚤跳得再高,也不至于从地面跳上凳子,以此来应对“跳蚤关”。

而面对“饮食关”“劳动关”,对于一下子从繁华的首都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的城市青年来说,吃粗粮,下地干活所有的所有心理上都很不适应。尚未养成劳动习惯,也不适应强度较高的劳动。还缺油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的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再加上“以粮为纲”,蔬菜种得很少,农民们吃的菜,主要是酸菜。据同期知青回忆,遇到老乡送酸菜,习近平感谢之后就下手抓起酸菜大嚼,直到把那一盆酸菜全部消灭掉,才心满意足。更是有拿了补贴买猪肉生吃猪肉的故事。当然,时间长了,习近平与老乡接触多了,劳动也习惯了,更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两大关也成功过了。

最后一大关“思想关”。当时插队的时候,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受迫害、挨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母亲当时也过着受审查的生活,而近平本人,成分是“黑帮子弟”,这样一来,知青的两大出路——征兵、招工,对他来说都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他要承受着更大心理压力,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选择坚持看书,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同时他也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将自己从书上看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在梁家河的这7年时间内,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1969年到延川县段家疙瘩大队插队的知青陶海粟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梁家河村民武晖也说:“近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就这样,最难过的“思想观”习近平也完美度过。

作为班里的团支书,虽然时间不长,但工作的不易我已经体会到了。一方面,要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另一方面,要监管同学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协助班委其他人开展工作,解决大家的困难和问题。所谓众口难调,无论你怎样做,总会有人不满意,一个班级都如此困难更何况一个各方面极度落后的村庄呢?可是习近平做到了,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历经四大难关之后的习近平能够始终牢记本心以民为本,才最终赢得了民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想我可以从做好团支书开始,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17护理潘欣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