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的“职场份子钱”
今年初,宁波一网友参加同事婚礼的新闻引爆热烈讨论。
网友燕领不是宁波本地人,心想按照老家的习俗,随礼基本是10块、20块这样,这次结婚的同事和自己关系挺好,就索性随了100元的红包,哪想看到婚宴上的山珍海味后,后悔自己红包随少了。
消息一出,网友很快站成了两派,一派认为100元实在拿不出手,应该补红包或者买礼物来“弥补形象”,另一派认为“礼轻情意重”,没必要刻意“加持”红包。
随着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职场中的份子钱似乎有着更深、更微妙的意味,也因此衍生出了不少故事。
(一)忠于自我,心甘情愿随份子
苗苗最近接到了前直属领导杨哥的电话,一直很不待见她的杨哥,居然热情地邀请苗苗去参加他的婚礼。
苗苗嘴上说着恭喜,但决定不去参加婚礼。因为有次男领导当着众人的面点名邀请大家一起吃饭,唯独落下了苗苗,当时苗苗感觉很囧,既窝火又纳闷,她分明瞥见男领导望向她的时候一脸微微愤恨的表情。
其实,这个男领导是把苗苗当成了自己婚礼钱的“准众筹”会员。两人虽在同一个公司,但工作没有交集。重点是,对于一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召集请客吃饭却故意撇下自己女员工的小心眼男领导,实在没必要“曲意逢迎”,去随“跌份”的份子钱。
职场中,随份子钱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心甘情愿,对于特别“不待见”自己的同事,不必勉为其难维持表面友善,出了份子钱,倒伤了心情。
(二)考虑实际,根据自己经济能力随份子
强强在小城市的事业单位工作,单位随份子的“默认市场价”最低500元起。朋友调侃强强是“显性贫困人口”——月工资到手2000多,出去两份份子钱,经济就触碰“高压线”,日子接近吃土边缘,而强强的顾虑是:随钱不到位,还和同事怎么相处?
听起来很有道理,可职场中的份子钱就是个“面子工程”,但面子不是靠透支自己消费能力得来的,量力而为才是王道。
记得自己刚工作不久,公司李总的儿子办婚礼,同事小琴问我打算随多少钱,我说500元,小琴叫起来:我们部门的都随1000!
原来,小琴所在的财务部门,除了她一个新人,都是“资历”老的同事,全部已婚,当初刘总随给他们的份子钱是1000元,所以礼尚往来,两不相欠,她们也都回1000元。
职场中随份子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己与对方的“经济往来”酌情考虑,工资低的刚上班族完全可以跳出同事随份子的“标准线”。
(三)职场中份子钱的真相
《奇葩说》有一期专门探讨:份子钱该不该被消灭?
正方认为应该取消份子钱送一些更有意义的礼物,不应该让它成为经济负担,认为份子钱是对单身一族的“打劫”;反方认为中国人情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有相欠才有感情,份子钱正好能帮助贫困家庭撑起一场体面的婚礼。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表示,份子钱的起源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那时生产力落后,娶妻生子的大事单靠一户家庭难以为继,于是便生出了凑份子的“互助互济”形式。
而职场人对“份子钱”的纠结心理在于害怕“互助互济”的人情往来到最后会变成“有去无回”。“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同事”,本就是为了共同工作而临时催生的“不稳定同事关系”,一旦自己或同事有一方离职,以后再无交集,份子钱能不能要回来是未知之数。
上文中做财务的小琴担心的正是这点,随少了说不过去,随多了要不回来自己心疼。这个时候,就要遵循心甘情愿原则和量力而行原则,纠结就别随,随了就别后悔。
大部分职场人勉强接受“红包炸弹”,是为了面子工程和还人情债。当然也有职场人对份子钱“热衷”,认为中国是“关系社会”,用钱能拉近关系,有关系好办事,“自觉”随份子,是看好了未来的投资收益,事业单位的强强正是这种心理,以后评职称升职,担心被“没随或少随”份子的事儿拖了后腿儿。
职场中的一个真实情况是,份子钱的多少不会改变同事对你的印象,因为职场本身就是利益共赢和利益互换的地方。你把随份子的“价码”抬高,对方心知肚明,知道日后你还是要如数“讨要回去”的,份子钱顶多是适度免去对方对你印象的进一步变坏,而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乾坤”。苗苗不随分子也是深谙这点,领导不会因为你的份子钱就对你“另眼相看”。
考虑礼尚往来,份子钱对于入不敷出的上班族未免有些不公平。那么如何拒绝随份子,如何避免日后尴尬就是考验智慧和心性的试金石。
不管怎样,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是能够在“有效”随份子表达自己真心祝福的同时不至于让自己过得抓襟见肘。
职场份子钱是“你穷却无法完全独善其身,你达就要适度兼济天下”的存在。
说明:此文为本作者原创原文,经修改后的文章首发于智联招聘(ID:zhaopin-com),转载请联系智联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