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排毒、排宿便能不能治病?_8则(20180324)
亲亲有术,尊贤有别
来自日课:雇员和冒险家
读者 Super Tank:
今天这集感觉好熟悉,不就是咱们百家争鸣时期演过的剧情?墨子主张“兼爱”,“爱人若爱其身”,这是一种超越阶级和贵贱的人类之爱,具有普世价值的光辉。孔子呢,刚好相反,“亲亲有术,尊贤有别”,也就是说,爱自己的父母,必胜过爱别人之父母。爱自己的家庭,必胜过爱别人之家庭。爱自己之国,必胜过爱别人之国。我敢肯定,塔勒布应该会更喜欢孔子……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墨子还是“子”,孔子却成了“圣”?难道墨子一类人的伟大理想,终究只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万维钢
这个问题可以用“自私的基因”理论完美回答。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的奴隶,而基因最想要的就是把它这个版本大量地复制出去 —— 并不一定非得是由我来复制,如果另一个人身上带有跟我一样的基因版本,那么通过他传播出去也可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后代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生物学家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兄弟姐妹身上有我25%的基因,所以我随时可以为四个兄弟姐妹牺牲生命;我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身上有我1/16的基因,所以我可以为16个他们而死……
当然具体操作没有这么精确了。但是这个意思是,对自己亲人比对外人好,这是人的本性。而这个本性并不是人的理性选择,其实是进化的选择。进化的逻辑是没有这个本性的人,他的基因根本就没流传下来。所以不是我们选择了这样,是进化把我们选择成了这样。
事实上我们知道孔子的后代现在到处都是……而墨子没有后代。墨子,是一次没有延续的基因突变。
不过人毕竟不是动物,文化基因也是一种基因,墨子的精神还是流传下来了。现在很多智者都呼吁我们要反叛自己的基因,不能做基因的奴隶,墨子肯定会赞同这个态度。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孔子流传得更成功一些。
——万维钢《答读者问 | 怎样科学地和人相处?》
排毒、排宿便能不能治病?
卓克
问答
有同学问,排毒、排宿便是不是能治病?
简单回答:
这两个概念都是从2000年左右,由保健品商想出来的营销专用词,它不能治病,反而可能有害。
养生大师与养生理论
这次辟谣我们改一下方式,先来说说制造谣言的这个人,然后再抓几个证据来说说细节。
深挖这些说辞就会发现,排毒、排宿便并不是中国古代医学里的内容,而是最近20年才出现的。中国大陆开始有保健品商利用这些噱头卖产品,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
而源头,就是当年台湾一个养生大师叫林光常,他的第一本书《无毒一身轻》提出了排毒的概念。而且仔细查查这个人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在保健品营销领域应该是最近20年来的理论大师。最近20年,中国人听到的相当多的养生谣言都是从他那儿流出来的。
像人体脏器排毒时间表,比如说晚上9点到10点是淋巴排毒,11点到1点是肝脏排毒,在这个基础上把食物再分类,定义了一大批有排毒功能的食物。
像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牛奶会造成钙质流失,人要喝人奶才行。
还有,一天吃一个鸡蛋,最后都得得心脏病。
水果主要得吃水果皮,营养都在皮里面,比如说香蕉,这个还不是我开玩笑,香蕉这个例子还真就是林光常提出来的。
还有说红薯是最好的食物,要多多地吃,一天一个。
这些提法后来也被内地的一些所谓养生大师给学会了,就是抓住一个食物,然后把它吹上天。
比如像张悟本的绿豆跟茄子,还有马悦凌的泥鳅。
还有说一天要喝3-5L水才行,而且还得喝那种没有煮开的水才更健康,说因为那里含氧量最高。
还有就是不要用微波炉烹调食物,因为会损失97%以上的营养。
还有说人的身体受之父母,不能损伤,所以坚决不能手术,通过排毒可以治疗癌症。
这众多的说法现在看起来,有些已经是陈年的老谣了,但没想到列出来一看,竟然都是一个人提出来的。
他最早在台湾宣传这些,非常有市场,主要的盈利手段就是以10几倍的高价卖他自己所谓的健康排毒食品。后来影响越来越大,也常来中国大陆做娱乐节目。
比如说2006年,在湖南卫视有四集连播的他的专访,主要说的就是抗癌第一食品是红薯,播出了一周之后,长沙的红薯价格从5毛钱一斤涨到了1块5。
之后又在辽宁卫视录了一套20集的养生系列节目,叫《健康一身轻》。
然后在北京卫视的《星夜故事秀》《明星记者》《搜城记》连续出镜。
这个人跟他的理论一下就火了,刚刚我说的那些谣言就开始在社会上广泛地传播。
在2007年底,林光常这个人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突然就出事了。台湾的法院对他施行了限制出境,原因是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听了他的建议只吃他的排毒餐,拒绝手术跟正规治疗,而且还有3个患者因此死亡。
到2008年的时候,他就因为非法行医、诈骗被判入狱。
但流传了近10年的谣言并没有因此终止,很多人都不知道林光常是谁,更不知道他因为诈骗坐了牢,只知道什么脏器排毒,牛奶有害,微波炉不能用这些理论。
法院办案的过程中,也把林光常这个人的学历查了个底儿掉,比如说:
他早年从事的是传销的行业,他最高的学历是台湾建行工业专科学校,所以是一个中专生。
报过名的学校比如像檀香山大学,交了钱就寄毕业证书,根本不用去美国。
他号称的美国环球大学东方医学研究所的博士,也是一样的性质。
因为他早年的职业是传销,在那几年就练就了一副厚脸皮跟一颗炒作的心,所以之后各种养生理论层出不穷。
如果我们先不去了解他那些理论对不对,只看到这个人的履历,一个中专学历的人,早年从事传销行业,后来做了8年的养生大师,最后以非法行医跟诈骗被判刑了。
其实我们根本不用纠结他说的东西有没有科学道理,没有的话是哪没有,这些都不用看,一个骗子随口乱说的,那就算说对了又能怎么样呢?那顶多是为了让整套话听上去没有那么假而已。
好,那以上就是针对这个人的分析。
排毒的具体细节
很多人认为排毒就是排大便、排尿、排汗,甚至是呕吐,反正是从身体排出什么东西就是排毒。
这些东西味道大都不好,所以这感觉上就好像排出什么毒素似的。所以你想,当然是越排越健康了。
其实这种想法跟2000年前的古希腊人的四体液学说没什么差别,那个时候医生研究的药物就是奔着一个方向找,如果什么东西吃完了能让人泻肚、能利尿、能催吐、能排汗,那这些都会被当作药物首选的。
到了今天,保健品也是这样,尤其是强化腹泻这个功能,比如说著名的排毒什么什么胶囊,它有效的成分有两种,是大黄跟芒硝,这是两种专门用来治疗便秘的泻药。
但如果给正常人长期吃是有害的,芒硝的害处比较小,它容易引起一种病叫药源性便秘;大黄的害处就比较大了,它会引起癌变。
正常大便是因为食物残渣经过了胃的消化再一步一步通过小肠、大肠,把营养跟水分都吸收掉了,积累到一定程度,因为残渣的体积膨胀,大到了足够能刺激直肠壁了,肠道开始蠕动,然后把残渣排出去。
但吃泻药不是这样,比如说芒硝它导致的腹泻是因为硫酸盐在肠道里积存,水分就自然地从肠壁流出来稀释它,这流的一多,刺激了肠道,就开始腹泻了。
总是通过药物来刺激直肠蠕动,等到药停了之后,直肠因为收不到药物的刺激,而且又对自身产生的刺激感受性很弱,所以之后就一直不会蠕动,最后就形成了药源性便秘,你必须得吃药才能拉得出来。这个还是危害比较小的。
而大黄就不是了,它导致的腹泻不是靠硫酸盐的渗透压,而是靠里面的一种叫蒽醌类物质,它是直接刺激肠神经然后产生的蠕动作用。凡是好几年持续吃蒽醌类药物的人,在肠镜中都可以看到肠壁的颜色都是黑色的,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粉红色的,这种情况如果再持续几年,就会往直肠癌的方向发展了。
所以那些宣称排毒养颜的,排出宿便的,这些药是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的,因为它是一种泻药,大部分腹泻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功能,就是你只有吃到什么有毒有害的物质,才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反应出腹泻。
这个腹泻正打了这些保健品商的脸,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毒素排出去,反而是因为吃进了不少毒素,才会导致腹泻。
国家药监局在2005年1月19号发布过违法药品的广告名单,这里面就包含了某排毒胶囊,在2008年1月21号,北京市药监局发布的检测报告中,主要针对平面媒体上的违法广告药品,还是这个胶囊,又被抓出来了,理由是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违法发布药品广告。
所以,排毒根本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也不是什么中国古代医学里的说辞,就是从前玩传销的人,后来想出的保健品营销噱头。
如果你或者家里人在服用类似的保健品,马上停掉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已经吃了很久的话,那最好去查查肠镜,免得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好了,关于排毒、排宿便能不能治病的问题就是这样。
牛奶盒为什么是方的?
有些人认为,牛奶盒之所以是方的,跟牛奶的生产、储藏和运输环节有关。方方正正的盒子,可以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不会浪费空间。但是,这个想法实际上只说对了一部分,他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牛奶并不全装在方方正正的牛奶盒里,也会有圆筒或者其他什么容器盛放的牛奶,甚至还有装在塑料袋里的,对吧。而且,那种方方的盒子,也不止能装牛奶,很多饮料也会用到它。
所以,这个问题更准确地问应该是,为什么牛奶或者某些饮料的盒子是方方正正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盒子是纸做的,方形可以降低制作难度、节约时间成本。
你自己可以找张纸试一试,要做成一个能装东西的容器,最好是做成方方正正的样子。不是说不能卷起来做成圆的,圆的也可以,但是要比做成方的费事得多。为了节约时间成本,也为了更方便,人们才大量使用这样的包装来装牛奶或者饮料,所以就给你留下了牛奶盒都是方的这样一种印象啦。
——徐来《问答 | 犀牛角有什么用?(内含:线下活动招募)》
未来还需要学外语吗?
张潇雨。
本周我们还在讲Elon Musk,周末我们来说点支线话题。今天我想说一件比较少人知道的关于Elon Musk的事。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Tesla电动车或者SpaceX的火箭,但Elon Musk还做过一件事。在2014年左右他成立了一家学校,名叫Ad Astra,是拉丁文的“to the stars”的意思。
这家学校的公开信息很少,在网上能找到一个官方网站,但是上面几乎没有什么内容,只有一个学生家长可以登录的入口。
另外我知道的是,这家学校录取条件严苛,据说入学还要做智商测试等等一系列各种测试,很长一段时间只有8个学生——其中的5个是Elon Musk自己的孩子。到现在学校估计有三十几个学生了,年龄在7-14岁不等。
这个学校的最大特点是,整个办学理念是为“后人类”时代准备的,或者说“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甚至“超人类”也可以,取决于你怎么定义。但是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这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Ad Astra没有外语课程。因为Musk认为,人类很快就要步入和电脑融合、成为超级人工智能的时代。下周我们会讲到他成立的神经科学公司Neuralink。这家公司天天都在研究脑机接口,也就是怎么让人和电脑融合起来。
你想,到了那个时候,你脑子里都直接带芯片了,还需要背单词么,还要外语干嘛?语言这种低效工具早就被替代大半了,人有可能直接靠脑电波交流了。
如果你觉得这件事离我们还很远,那么你可以考虑这么一种情况。我在和生了孩子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探讨过——
想象一下,在10年之后,我们能开发出一个体积非常小的,能把各种声音、语言实时翻译成几百种其他语言的设备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觉得可能性超过99%。因为其实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有了,剩下的不过是精度和成本问题。
到那个时候,我们现在让孩子们天天下了课就去上各种外语奥数补习班,而不去让他们作为一个孩子去真正地体会世界、认知世界、探索自己无限的想象力的意义在哪儿呢?
别急。我当然知道,学习外语——或者学习任何一门技能——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属性,还在于学习的过程、打开的眼界、形成的思维方式,甚至和同学建立的美好友谊。
但问题是,如果外语的工具属性已经消解了之后,只剩下刚才我们说的额外的那些好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去设计更能锻炼那些好处的课程或者工具呢?再去学习外语的意义还有多大呢?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性选择呢?
或者说的更现实一点,2020年出生的小朋友,开始学习外语大概是2030年了,那时候我们还应该在孩子的小时候就挤破头买学区房,上外语夏令营么?还是应该做点别的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两年后的事。
这一切,当然都取决于你对未来的看法。不过虽然没人能真正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它从来都不是线性发展的。
不过这还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其实我更想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我从来都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相信你在看完这两周的专栏以后,会很深刻地感觉到Elon Musk就是一个自身信念很确定,很强大的人。
就像这个Ad Astra的学校,你可以完全不认同Elon Musk这个奇葩学校的理念,甚至连我对它也有一部分的怀疑,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Musk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送到这个学校学习,就是他践行自身信念的最好证明。
最近我很喜欢的Nassim Taleb出了新书,就是《黑天鹅》和《反脆弱》的作者,这本新书的名字叫《Skin in the game》。这是英文里我很喜欢的一个短语,在金融业用得也很多,意思就是一种把自己的切身利益押在你的判断和你的信念之上的行为。
最近隔壁专栏《精英日课》的万老师正在解读这本书,万老师把书名翻译成了《利益攸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精英日课》这篇文章的链接了解一下:《日课111丨利益攸关1:现代社会和利益攸关》
比如在金融业里,你真的觉得某个股票会涨或者美元会跌,你要做的不是站在那儿评论几句当个股评家,而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掏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自己的结论,这样你说的话才是有分量的。这就是skin in the game的含义,也是我从Elon Musk身上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站在一旁说说总是容易的,关键是你到底真的相信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与代价。
《走出恐惧》| 小乔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两人都是心理治疗领域的知名导师,在世界各地带领工作坊。他们合著的《爱与信任》三部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帮助了很多饱受情绪困扰的人。
关于本书
这本书教你如何找到生活中情绪问题的根源,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从而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生活里,我们经常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有些是外因造成的,有些却是内因造成的。这个内因,就是本书作者所说的“情绪化小孩”。书中,作者通过分析“情绪化小孩”的成因和表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多年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指导我们摆脱“情绪化小孩”带来的负面影响。
核心内容
根据弗洛伊德经典的冰山理论,我们能够觉察到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水面之下的还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本书作者所提到的“情绪化小孩”就是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
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内在“情绪化小孩”最深层的感受就是恐惧感。生活里,我们很多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嫉妒、自卑其实都是来自于恐惧感。《走出恐惧》这本书,其实就是通过分析内在“情绪化小孩”的运作机制,了解潜意识里的恐惧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一、“情绪化小孩”有哪些表现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情绪化小孩”的很多表现,比如反弹行为、控制、期待、任性、妥协、上瘾行为和幻想等等。这些外在表现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我们其实也可以把这些表现归纳成三个特点,那就是:自动化、反应过度以及习惯性。
首先,“情绪化小孩”的反应是自动化的,这就意味着在触发事件和反弹行为之间,不存在任何有意识的思考。所以,“情绪化小孩”的表现常常是非常冲动的。同时,“情绪化小孩”的自控力也很差,他们表现出强烈的上瘾倾向,希望自己的需要立刻能被满足。“情绪化小孩”的第二个特点是反应过度。一般人在相同情况下可以忍受的情形,“情绪化小孩”却无法忍受。除此之外,“情绪化小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性地出现情绪的反复无常。如果你的某一种情绪状态长时间、重复性地在生活里出现,那么很有可能是“情绪化小孩”在影响你。
二、“情绪化小孩”是如何产生的
“情绪化小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个人特殊的过往经历。如果小时候,我们包括被照顾、被尊重、被爱护在内的原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内心就会形成一个个黑洞,把自己过去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投射给别人,使我们对他人失去信任;其次,原生家庭也会塑造我们内心的“情绪化小孩”。“情绪化小孩”会不自觉地重复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并且把父母对自己苛刻的要求内化成自己不够好,严重削弱我们的自我价值感;第三,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经历也会造成“情绪化小孩”的创伤,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过去的记忆会留存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从而影响我们一生。
三、生活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情绪化小孩”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应对“情绪化小孩”的四个步骤:辨识、深潜、接受和冒险。辨识就是通过“情绪化小孩”自动化、反应过度和习惯性三个特点,来鉴别我们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受到了“情绪化小孩”的控制。深潜就是深入探究,到底是过去什么样的创伤导致了“情绪化小孩”的出现。第三个步骤就是接受,学会和负面情绪相处,接纳自己真实的感受,正确地表达情绪。最后一步就是冒险,有意识地拒绝“情绪化小孩”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拿回生活的主动权。
金句
1. 生活里,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或者感觉到焦虑的时候,会突然变得不讲道理,特别孩子气,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把这种行为叫做退行,也就是说,我们会在某些时刻放弃自己已经学会的比较成熟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而回到孩子的状态。弗洛伊德认为,“退行”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2. 小孩通常觉得自己的力量很渺小,必须依靠别人才能生存下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人会渐渐学习把掌控权拿回自己手里。但是,如果处于“情绪化小孩”状态里的人还是会习惯性地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甚至允许别人来伤害自己。
3. 接纳,并不意味着妥协。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妥协是指忍着不说,而接纳是指我们不再通过“情绪化小孩”的方式来说。当我们通过“情绪化小孩”来表达时,经常会表现出愤怒、绝望、抑郁这些极端情绪,而且总想通过改变别人来满足自己。
方法:怎样才能“掌控”快乐
人人都想追求快乐,但是快乐往往是短暂的,很难持久。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在专栏里介绍了《鹦鹉螺》杂志的一篇文章,叫《不快乐是口感清洁剂》(Unhappiness Is a Palate-Cleanser:Why it’s impossible to always be happy)。文章作者是西北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英迪拉·拉曼(Indira M. Raman),他从脑神经科学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快乐总是短暂的。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大脑的机制。对神经科学家来说,大脑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接收信息、分析信息、采取行动。这三个步骤都是由神经元控制。
接收信息,就是把外界传来的声音、光线、触觉等物理信号变成大脑能理解的电讯号。完成这一步,靠的是“转导蛋白质”,转导蛋白质接收到信号之后,会形成一个“离子通道”,带电离子的运动形成电讯号,然后大脑神经元就接收这个电讯号。这里的关键在于,离子通道对外界刺激的响应,并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强度所决定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强度的变化决定的。也就是说,哪怕这个刺激很大,只要它一直存在,离子通道也会慢慢关闭。只有当刺激发生变化时,比如突然加强,离子通道才会响应。比如,你去游泳,刚下水的时候感觉很凉,但是过一会儿就不觉得凉了。脑神经科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适应”。这就是快乐没办法一直持续的原因,因为我们对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就适应了,这是一种生理本能。
老鼠也一样。研究人员用老鼠做实验,让老鼠完成任务,给老鼠食物作为奖励。一开始,完成任务给吃的它就吃,但时间一长,给普通的食物老鼠就不吃了,必须给好吃的才行。但是研究人员又做了个改变,饿上老鼠一段时间,看它挑不挑食。结果是,只要足够饿,老鼠什么都吃。这个道理还是对变化做出的反应。从有食物到有更好吃的食物,这是一种变化。从不给食物到有食物,这也是一种变化。
万维钢总结说,感受快乐的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追求多样性,新奇的、不一样的刺激会让你快乐。另一种是追求间隔性,间隔一段时间,哪怕是以前经历过的刺激,也会感到快乐。也就是说,再好吃的东西,也别一次吃太多;再好玩的游戏,也别无限制地玩。适可而止是为了长期的享受。而且,这种间隔性的快乐还涉及到你对生活的主动权,被多样性吸引是“被动”吸引,而间隔总是你主动。所以,间隔出来的快乐更稀缺、更宝贵。
——李翔知识内参
发现:睡得少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我们每天早上常常感觉没睡够,事实上,和每天大约睡12小时的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可以说根本就没睡够过。新科学家网(New Scientist)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人类睡得越来越少是进化的结果,但这可能让我们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微信公众号“科研圈”翻译了这篇文章。
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查尔斯·纳恩(Charles Nunn)和同事大卫·萨姆森(David Samson)收集了其他29种灵长类动物的睡眠时间的数据。他们将各种可能影响动物睡眠的因素包含在内,如饮食、脑大小以及是否群居。利用上述所有数据,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用来预测灵长类物种的睡眠时间的模型。
这个模型预测,人类每晚大约需要9.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睡够9.5个小时。在研究人员看来,人类睡得少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灵长类祖先把原本应花在睡觉上的时间,用来做一切让人类变得如此成功的事,比如寻找盟友、发展工具制造技能以及教育孩子。
人的睡眠可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现在每天晚上睡不到7个小时,其中减少的睡眠时间,主要是牺牲了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
非快速眼动睡眠对储存长期记忆十分重要,一个人的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关系到他是否会得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的异常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之一。有研究发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可以得到清除。因此,研究人员担忧,现代人缺乏睡眠,也许会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大卫·霍兹曼(David Holtzman)表示,我们睡眠模式的改变有可能确实增加了这种风险。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我们大脑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样蛋白有所减少。霍兹曼表示:“如果你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那么蛋白水平可能就会增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起来。”
以上就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
职场:为什么新技术反而降低了效率
过去40年来,数字革命并没有像早期的技术剧变那样,让员工人均产出有大幅增加。反而对于许多发达经济体来说,生产力还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了。针对这种情况,微软抽样调查了来自欧洲21个国家的2万多名员工,结果发现,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可能真的和新技术有关。界面新闻介绍了微软的调研结果。
首先,在接受调查的员工里面,只有11.4%的人觉得自己工作效率很高。很多人都抱怨说,大量的电子邮件、短信和社交媒体发来的通知,让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其次,缺乏对新技术的有效培训,也是很多人反映的情况之一。一旦公司没有教员工如何更好地使用新技术,他们很可能在类似“系统崩溃”这样的事情上浪费不少时间。
另外,很多公司希望用新技术,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快速响应,因为这些公司觉得,工作时间长的人会更有效率。然而结果显示,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和在家办公的人,会觉得自己在不停地工作而感到疲倦。
当然,微软调研的目的,不是要否定技术,它想强调的是,一家公司的“数字文化”才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帮助他们感觉更有参与感的关键。调研显示,在数字文化强大的企业,约有22%的员工表示自己的工作效率很高,只有5%的员工觉得自己效率低;而在那些技术管理做得不好的公司,只有12%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效率很高,21%的员工觉得效率低。
数字文化强大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呢?微软说,数字文化强大的企业的员工,在新技术和信息获取方面应该得到良好的培训。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管理者要起到推动作用。此外,高管应该让员工认识到,技术是如何融入公司战略远景的。
不过,就微软目前的调查结果来说,就算是在数字文化表现比较好的企业里,感觉生产效率提高的人也只占了22%。所以想要靠新技术提高效率,企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翔知识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