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諵譁-逍遥游(3)
逍遥游(3)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脩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大鹏与小鸟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就是知了——蝉。庄子讲每一个东西,都提到物化,学鸠,是一种小鸟,小虫与小鸟都没有看到过大鹏鸟,只听人家说过这么一件事。小鸟与小虫听了大鹏鸟的事就笑,那个大鹏鸟真多事,何必飞那么远,到南极去呢?像我啊,“决起而飞”。
小鸟是“决起而飞”,就是“咚”一声飞过去了,“咚”一声又跳过来了。“枪榆枋”是从这棵小树,飞到那个草上来,也很远嘛。“时则不至”,万一我飞不到,掉下来,“而控于地而已矣”。不过是掉在地上而已,也跌不死,这就是小鸟的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飞个九万里到南极去干什么呢?
世界上有些了不起的人,当他没有出头的时候,有人对他东笑,西笑,就是小鸟的胸怀。
计划之旅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什么叫“适”?就是走路由这里到那里。早晨的天色,古文形容叫“莽”,晚上的天色叫“苍”。
一个人准备早晨出门,傍晚回家,“三餐而反”,是吃了早餐才出门,中午在朋友那里吃一餐,晚上就准备回家来吃晚饭了。“腹犹果然”,他说那个肚子还饱饱的。假使准备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就要带一点干粮了。路远一点,说不定两三天回来了,如果走一千里的话,准备又不同了,要带三两个月的干粮。
换句话说,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境界。前途远大的,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的人啊,只看现实,抓住今天就好了,没有明天。
“之二虫又何知?”结论来了,这两个小东西又懂个什么!它的知识范围又如何!它也飞过,像那只老母鸡一样飞过三步啊!所以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寿命有长有短,有些人自己不能把握生命,活了几十年,充其量八九十年,一百年也就死掉了。不晓得把握生命,就不能把握时间,这是“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的要点,第一部分先提出来物化。物化的作用,第一要点就是沉潜飞动。
第二个要点,是说一切生物,万有的生命,之所以变化,因为中间有一个东西而使之变化。庄子对这个东西提出来一个名称,就是“息”。息就是消息,是《易经》上的消息。后来的道家称之为“气”,万物皆是气化。
庄子说人类的见解与知识,生活的经验,都是比量,不是真实。所以,同样一个气候,同样一个空间,同样一个时间,同样一个颜色,同样一个饮食,而每个人感受程度并不一样。这都是比较性的,都属于比量。比较的不是绝对的,不是真正的。庄子认为有轻重的比量、智慧的比量、大小的比量。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看事物都不相同,都是比较的。
他旁敲侧击,嬉笑怒骂,正面反面地来说;因为寿命时间长短的不同,人的智慧、境界、了解大小也就不同。
“奚以知其然也?”:那怎么晓得这个道理呢?下面举个例子:
生命的长短
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朝菌不知晦朔”:植物菌类的化生。这一类的东西,晦是每一个月底,朔是每一个月初一。换句话说,这一类生物,寿命不到一个月
有一种虫叫惠蛄,像蝉一样变化。蝉是活在夏天的生物,秋天以后就死了,这些生物只活一季,不知一年中有春天与秋天。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活了一千年的这个冥灵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是一种乌龟,大乌龟。
上古有一种树,叫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它的生命一共是一万六千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彭祖是中国有名的长寿人,都晓得他活了八百岁。“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以彭祖的年龄来讲,活了八百年,叫我们一般人来跟他相比,实在太渺小了,活了几十年已经被称老太爷老太太了,真是可怜又可悲。
庄子用比喻说明因为人的知识范围有限,以致每人境界智慧的比量不同。寿命的长短,也是根据人知识的比量来的。
北冥的天池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脩者,其名为鲲。
“汤之问棘也是已”,商汤当时问一个高明、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他名叫棘。穷发,是地皮上的头发,也就是草。连草也没有的地方,就是所谓穷发,那是指俄罗斯到北极;穷发之北是最北方,“有冥海者”,那里有个冥海,就是庄子开头所提的北冥。北冥有一条鱼,它宽广,不晓得几千里,“未有知其脩者”。脩就是长,不知道这条鱼有多长。现在文学中形容一个人很修长,“脩”同“修”字是通用的。这条大鱼的名字叫鲲。
大与小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羊角风就是龙卷风一类的风,由地面向上冒出来,像羊角一样旋转吹的。扶摇风是从海底来的,从海上面吹起来,现在叫做台风之类的风,所以这两种风是不同的。
“抟”(摶)字很妙,不是搏斗那个搏,但也是搏斗的意思,是跟风相争,把风卷在一起,大鹏鸟的翅膀把大风都包围了,所以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绝云气”,到了最高处,大气层在它的下面,所以叫绝云气。高空上面没有云,就到了太空的边缘。“负青天”,最高空不但没有云,连空气都没有了,但是太空上面还有的那个,我们中国文学称为青天,有时候也叫青冥。
“然后图南”,企图向南方飞,向南极飞,“且适南冥也”,到了南极。
“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斥”就是小雀鸟,“奚适”,就是说何必到那里。小雀鸟笑大鹏鸟,何必到达那个南极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小鸟说,何必飞得那么辛苦呢?像我一样,一跳跳了几尺高,一飞几丈高,也很好了。飞下来在那个蓬蒿乱草之间站一站,这不也是飞吗?也飞得很痛快呀!何必一定要飞那么高远呢?“而彼且奚适也?”大鹏鸟何必飞那么远到那里去呢!庄子在这段最后说“此小大之辩也”。这是结论了。
庄子由第一句话“北冥有鱼”开始,到这里作了一个结论,他说一般人不相信物化,为什么不相信呢?“小大之辩也”,智慧、境界、大小不同,所以不相信这个道理。
人类可以解脱宇宙物理世界的束缚,而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自在与自由。同时也说明,人世间不管做人做事,乃至于修道,首先是要见地高超,有远见才能有成就;见地不高,知识范围不高,成就也就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