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打卡(243)真有想那么多吗?
2019-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海飞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阴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背景】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评】
此诗有评: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
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
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怎么说呢?触景生情是为诗者应有之意。至于把内心深处的时时“沉渣”泛起,乃至过度解读,却又大可未必。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暮春之际,老韦同志周末去西涧踏春。
此时,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一片绿意中透出的那青翠欲滴的身姿,正如王安石的“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
所以,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独怜”两字也充分看出了老韦的喜爱之情。
更有黄鹂在树上鸣叫,又有一派“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味其中。从中我们也就不难明白老韦的为什么喜爱了。
原来就是幽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