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阅读(一):《孔子的故事》
对于孔子的了解,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他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而今天阅读《孔子的故事》,作者李长之带我们走进孔子的一生。
李长之,中国现代作家、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并称“清华四剑客”。
孔子的幼年是孤苦的,母亲颜徴在和父亲孔纥,年龄相差悬殊,再加上他们的婚姻没有经过当时社会上所同行的完备手续,在当时遭到了社会的奚落。所以孔子的母亲过着不很称心的日子。孔子从小学会了察言观色,于是养成一个谨慎小心的性格,很敏感,很善于应付人,并习惯于遇事有所思索。总之,有点儿早熟吧。
可是不幸的是,孔子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由于孔子刻苦学习,逐渐成了博学多才的人。孔子二十六七岁时,做了一两回小官。尽管他担任的不是行政官,而是做一些具体事,他依然尽职。青年时期的孔子做事踏实,负责任为他后来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孔子的博学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来给他做门徒。子路和颜渊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后来,颜渊和子路成了孔子最好的弟子,一个是最亲的弟子,他们一起共过若干患难,相处过四三十年,以至于他们的死,给孔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孔子曾从容地和徒弟们说过:“学会的东西,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有乐趣吗?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远地来讲究学问,不是叫人很高兴吗?自己有本领,可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但也没有什么不愉快,这不是有涵养的人吗?”这就是他这一时期的心情。这就是他从孤苦伶仃的童年起,经过挫折,经过自我教育,学习了一些本领,经过实际生活的一些锻炼,又接触了有阅历的先辈老子,自己已经从事着教育事业,同时对于从政又有一些希冀时的孔子的心情。孔子这时还不到三十五岁。
虽然孔子说人家不知道自己有本领也能沉住气,但想施展自己的本领——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所谓抱负,作为“士”这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的孔子,却还是跃跃欲试的。
他曾说:“不愁没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没有成套的东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东西,自然会有人知道啊。”也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使他在一生中浪费了很多有用的光阴和精力,使他和人民之间逐渐有了距离,也给他带来了不少苦恼。直到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孔子的这种心理才有多少扭转。
于是,孔子辗转各国,都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到晚年,他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并且编写了《春秋》。
《春秋》中虽然有着不少孔子的主观企图,但他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写的。孔子在其他方面的文字工作,每每听从别人修改,并不坚持己见。唯独在《春秋》上,他要写就写,要删就删,千锤百炼,一字不苟,连擅长文学的弟子子游、子夏也不能参加什么意见,甚至不能动一字。他重视到如此地步,曾说:“后代人知道我孔丘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代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可见孔子简直把《春秋》当作他的第二生命了。
《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的读物,李长之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于相关的史料在取舍拣择上都做到有根有据,一丝不苟。的创作经历中是十分罕见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孔子的故事》撰写的难度,反映了李长之的严谨和不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的故事》在李长之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李长之希望笔下的孔子的形象完美无缺,以无负于历史!1962年,头戴右派帽子,被剥夺了教书和创作权利的李长之又提起笔来修改《孔子的故事》,当时的上海人民出版社也应承改后再版,但终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搁浅了。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李长之的修改稿连同修改意见一起灰飞烟灭。
现在,国家昌盛,万象更新,《孔子的故事》有机会再版了,而斯人已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