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的力量》2023.12.22
今天我们读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习惯》。
习惯,这个看似普通却充满巨大能量的元素,对我们每天的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可能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有理智所控制的。但实际上每天至少有40%的行为,是在不知不觉间被习惯所支配的。
本书作者查尔斯.都希格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发现习惯的力量无处不在,并能够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我们将分两个部分来解读这本书。
首先,让我们探索习惯的奥秘,一个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第2部分,如何利用习惯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养成各种习惯,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中的,但是我们往往错误的认为,只要记住了某种行为,就已经养成了相应的习惯。实际上记忆与习惯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老鼠的行为,深入研究了习惯形成的机制。
他们设置了一个迷宫,让老鼠们寻找隐藏的巧克力,同时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首次进入迷宫时,老鼠们的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处理来自周围环境的新信息。然而,当科学家们反复让老鼠们进行这个任务,数百次之后,它们的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鼠们逐渐熟悉了迷宫的路线,并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的思考负担逐渐减轻。
几天后,它们不再依赖嗅觉或抓到墙壁来识别路径。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脑部活动逐渐减少,甚至与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也暂时停止活动,这意味着老鼠们在迷宫中行动变得自如。几乎不需要思考,记忆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并不重要。
那么老鼠们在迷宫中寻找巧克力的习惯存储在哪里?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结构是分层的,类似于洋葱。最外层部分是最后进化出来的,负责处理复杂的思维。而在大脑的深处,有一个叫做基底核的小区域,负责存储已经养成了习惯。
它掌控着习惯的形成,即使在大脑其他部分处于休眠状态时,基底核仍在储存着习惯。
如果我们10年没有做过数学题,可能会忘记如何使用三角函数的公式,但我们仍然能够骑自行车。因为数学题需要我们调用记忆和推理能力,而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储存在基底盒中。就像大脑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无需动脑力甚至无需调用记忆,就能完成一套固定的动作。
科学家们发现习惯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1步是暗示。例如老鼠进入迷宫
第2步是惯常行为。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3步是奖赏。例如老鼠找到了巧克力。
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是形成习惯的三个关键要素。它们形成一个闭环,不断进行强化核循环。作者在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回路。
那么我们如何借助习惯回路的三要素,来更好的改变自己?
首先我们来如何改掉坏习惯?以往我们认为改掉坏习惯,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以后别这样做,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很难改掉坏习惯。比如,如果我们告诉自己,接下来的10秒钟内,不要去想一只蓝色的大象,我们反而会发现这非常困难。
我们的大脑特点就是如此,越强调不要去想某件事,我们反而越容易想起它。同样的习惯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总想着要停止某个坏习惯,比如抽烟或吃甜食喝可乐,反而会提醒自己这些行为的乐趣所在。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它使我们的大脑更加关注这个坏习惯,从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意志力来对抗它,然而如果我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或者稍有松懈就很容易前功尽弃。
过去我们总认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很简单,只需要坚持重复做某件事即可。然而你会发现,仅仅依靠意志力去坚持,往往很难坚持下去。不管是培养读书的习惯,还是培养运动的习惯,每天坚持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意志力也会因此不断消耗,当意志力消耗殆尽时,我们也就半途而废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意志力虽然可以让习惯养成的更快,但并不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条件。真正重要的是习惯回路的三要素: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想要改变一个习惯,最好的策略不是刹车,而是变道。你应该保留同样的暗示,同样的奖赏,但是替换掉中间的惯常行为。
最后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小提醒,不要小看一个微小习惯的改变。他建议我们在人生中应该去追求小成功,小成功能够带来改造型的变化,因为他能将一些细微的优势,转变成一种模式,让人们相信更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